公司昨日披露,5月24日,第一大股東恒順投資通過競價交易增持了1%的股份,恒順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天紀投資的累計持股比例已達31%。
據公告,本次增持前,恒順投資持有仰帆控股17.535%的股份,一致行動人天紀投資持有12.465%的股份,累計持股比例為30%。本次增持后,兩者的累計持股比例增至31%。恒順投資方面此前曾披露,擬自5月10日起不超過六個月內,繼續增持仰帆控股不超過2%的股份。這意味著,本次增持后,其仍有1%的增持空間。
恒順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天紀投資的實際控制人為浙江民企中天發展控股集團,市場稱之為“中天系”。公司官網介紹,中天集團是一家以土木建筑、地產置業、全產業鏈業務、投資與教育為主要業務板塊的大型企業集團,2016年營業收入達820億元。令資本市場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中天系”通過連番舉牌和協議受讓股份方式入主新嘉聯,重組后改名為巴士在線。
據記者查詢,“中天系”旗下的天紀投資早在2011年底就已潛伏*ST國藥(仰帆控股前身),但直至2013年8月才完成第一次舉牌,其后陸續實施了多次舉牌。今年以來,“中天系”突然加快進攻節奏,截至1月份持股比例達25%,至5月10日又將持股比例增至30%的要約收購線。
控股權爭奪戰的“守擂方”,是仰帆控股的現任實際控制人陣營。去年底,蔡守平及旗下公司通過協議收購新一代科技100%股權及通過大宗交易增持等方式,將仰帆控股21.59%股權納至麾下,合計耗資約9.45億元,由此成為新任實際控制人。“中天系”的追擊舉牌時點,恰在仰帆控股易主之后,奪權之心昭然。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月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中,“中天系”表示在未來12個月內,沒有明確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計劃。5月份再次舉牌后,“中天系”的持股比例已高出蔡守平陣營8.4%。在此背景下,交易所向仰帆控股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就實際控制人歸屬及“中天系”的增持計劃等事項作出說明。
仰帆控股當時回復表示,“中天系”及蔡守平兩方的持股比例均未超過30%,而蔡守平一方控制了公司董事會及各項經營決策及財務,因此認定后者仍是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天系”則表態,計劃繼續增持不超過2%的股份。
投行人士表示,“中天系”增持不超過2%是基于相關規則的要求。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在一家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者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30%的,自上述事實發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個月內增持不超過該公司已發行的2%的股份,可豁免要約收購義務。這一規則被稱為“爬行條款”。
頗為微妙的是,本輪增持之后,“中天系”的持股比例已超過30%。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投資者可以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可認定為擁有上市公司控股權。由此,仰帆控股出現了罕見的博弈格局:去年底入主的蔡守平一方把控了公司董事會,蟄伏五年多的“中天系”則取得了絕對的持股優勢。
“出現這種局面,在實際控制人認定方面,還是以董事會的控制力為準。”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仰帆控股現任董事會早于2016年3月屆滿,截至目前仍未進行改選。“中天系”在收購報告書中已明確表態,鑒于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均任期已滿,其將根據上市公司業務發展及公司治理的需要,對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管人員作出適當、合理及必要的調整。
在5月19日仰帆控股召開的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上,由于“中天系”投出反對票,導致仰帆控股年度董事會、監事會工作報告均未通過。
截至2016年末,仰帆控股總資產不到7000萬元,去年實現營收約2800萬元,凈利潤300多萬元,最新市值約34億元。“仰帆控股本身沒什么業務,就是一個凈殼,雙方爭奪的就是殼資源。”武漢當地人士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