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年中監管工作座談會上,明確開展涉及資本市場發展戰略的若干專項工作。
7月24日至25日,全國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年中監管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會議強調,下一步將規范和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昨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并購重組是股市的重要功能。監管層鼓勵并支持健康的并購重組,健康的并購重組應該是以做大做強主業為目的,包括延伸主業的上、下游產業鏈,以及行業整合的并購重組。
數據統計顯示,6月份,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審核了26家公司的并購重組申請,創下年內單月審核數量的新高。
申萬宏源認為,并購重組6月份上會數顯著增加,但審核標準并未放松。目前關于互聯網金融、房地產等特定行業的并購審核并未有明顯松動跡象,嚴厲打擊忽悠式重組的政策導向依然強烈、并購標的資產盈利能力及持續性、業績承諾和估值的合理性、上市公司控制權的穩定性等依然是審核關注的重點。今年以來并購重組名義否決率為8.33%,同比增加約25%,而如果考慮主動撤回的項目,這一比例還將更高。因此,在經歷了 2016年6月份以來一系列監管措施的洗禮后,并購重組的運作將更加規范,也將在國資改革、化解過剩產能、催化創新動力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但短期回暖持續性或有待進一步觀察。
近期,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第六次會員大會上指出:證券公司不能只盯著承銷保薦,更要在并購重組、盤活存量上做文章,為國企國資改革、化解過剩產能、“僵尸企業”的市場出清、創新催化等方面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加快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
“下一步將規范和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工作任務,有利于改善企業產業結構,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同時并購重組能夠增強企業的生產規模效應和經營規模效應,讓技術協調更加順暢,專業化水平更為突出。”深圳浚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陳學其昨日對記者表示,充分利用社會上的存量資源,提高人才,技術,設備等使用效率,實現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資源優化配置,從而實現創造出1+1>2的經濟效益。通過并購重組,為我國更好地融入國際市場打下堅實基礎,對我國實現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產生積極的作用。
“以玩資本、玩股權為目的并購重組,則必須嚴加管制。同時,必須對并購亂象進行整治,比方,脫實向虛的跨界并購,垃圾殼炒作,以及虛假重組等。當然,也要防止過度杠桿化的并購重組,降杠桿,控風險。”董登新指出。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規范和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 實現1+1>2)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