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引發蝴蝶效應
記者注意到,共享單車發展至今,除了改變了國人的出行習慣外,還衍生出一些新現象。
“對我有什么影響嗎?就是穿著改變了,因為想著可能路上會騎單車,盡量就不穿裙子出來了。”89年女孩周新(化名)對記者說。如今,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時常穿著西服配黑色運動鞋,為的也是方便走路和騎共享單車。
另外,到了冬天,記者幾次在北京某地鐵口蹲點,發現不少騎共享單車的人都有備而來,解鎖單車后緩緩從包里掏出手套等。不止是手套,京東數據顯示,受共享單車等因素影響,北京地區,從2016年12月到今年2月,防曬手套銷量同比增長140%,運動背包、墨鏡、水壺等隨行用品增長超過30%。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分析,共享單車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改變了很多人的就業,產生了數以萬計的自行車搬運、維修工作崗位;改變了摩的、黑車生態;還促進了技術發展,產生了上百項專利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都說騎車健身,可還有因騎車騎出病來的。據媒體報道,有不少人因為騎共享單車時座椅高度沒調整好、暴力蹬踏等,導致膝蓋受傷。北京宣武醫院康復醫學科楊曉龍車分析,座高度過低,騎行者踏不出足夠的力量,會導致騎行困難,甚至會對膝關節產生損傷。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