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從去年的9.30到今年的3.17,超過一年的史上最嚴格調控,讓北京樓市退去了虛火,逐漸回歸理性。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成交量都不斷下挫,成交價格也在經歷了最初的慣性上漲、保持平穩后,開始出現回落,新房被限價控制,二手房則普遍下跌了20%,可以說市場已經降至冰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樓市開始逐漸企穩,炒房客被嚴格地擋在了大門之外,而普通的購房者,無論是剛需還是改善需求,是否會迎來購房的“窗口期”呢?針對這個問題,《廣廈時代》從政策、土地、成交等多個方面,為您帶來當前樓市的最新變化,能否出手買房?或許您將有自己的答案。
調控政策仍將持續 明年是樓市“小年”
現在能不能買房?政策的影響是首當其沖的,政策走向一直以來都對樓市走向產生著最直接的影響。近日,興業證券披露了萬科10月電話會議的紀要,其中,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萬科對2018年房地產市場做出了一個整體判斷,引發業內外的廣泛關注:萬科認為,調控政策仍持續,收緊的樓市政策會對需求產生影響。信貸層面將是最核心的變化,從今年3月份之后,貸款首付的要求提高,實際利率上升,受這些影響,相信明年的銷售進一步會放緩。今年因為上半年增加很快,所以全年的銷售規模有增加。明年有可能整體銷售會出現下降。
但是,對應到市場上,不同的區域面對調整的表現會不一樣,對于核心的一二線城市在2016年四季度已經開始調整,現在這些城市雖然成交量明顯下降,但存貨相對穩定,去化率變化不大,成交量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并不大。而對那些銷售規模和價格快速增加,本身又沒有新的就業人口,基礎設施也沒有明顯改善的三四線城市,隨著政策的沖擊,市場一定有壓力。
從萬科電話會議紀要的核心內容來看,萬科認為明年將是樓市的小年,在調控政策堅持不放松的環境下,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均會下降。
不過,因為這次調控采用了分城調控的思路,不同城市不同情況的政策也各不相同。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云峰就認為,雖然明年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按照調控周期來看,明年將是樓市“小年”。但由于北京市場長時間處于最嚴厲調控之下,新、舊房源都出現了明顯的量價齊跌,炒房需求已經基本被擠出市場,因此目前存在市場上的購房需求都是真正的剛需,既包括首次置業的剛需,也包括改善型的剛需。
住宅用地增加 土地溢價受到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