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虛增收入的企業,通常會出現客戶異常。
企業虛增收入的手段就是虛構合同(提前確認收入已經不被認為是造假了)和收入,這需要有客戶來配合。我們曾經質疑過的分豆教育,甚至有勞務咨詢公司和美容企業購買他們的教育產品,明顯與公司的產品不搭界;有的客戶新注冊成立才半年,就有了大幾百萬的采購,不符合常理。
“新三板報”曾經質疑過一家教育企業,他們的客戶既是他們產品的采購者,同時又是企業的供應商。一方面是對客戶的收入是1000萬,另一方面又有對這個兼職為供應商的客戶又預付了500萬,這相當奇怪。有沒有可能真實的合同收入只有500萬,另外的500萬是虛增收入后又返還給客戶的呢?
我們曾經質疑過的“諸葛天下”,一家做汽車后服務的連鎖企業,其收入不是加盟商給的,而是關聯公司給的幾筆巨額收入。而我們的任務,就是查清這些企業間的關聯關系。
2、虛增收入的企業,通常毛利率會異常提高。
虛增收入的企業,通常收入增加,卻沒有相對應的成本支出,體現為收入成本不配比,毛利率異常。這不僅是與公司自身的歷史相比異常,與同行業其他公司的毛利率比較,也表現異常。因此毛利率比較是一個相當簡單而且有效的調研手段。
毛利率高的企業,通常是對上下游都有話語權的企業,但如果企業的毛利率很高,但現金周期(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存貨周轉天數-預付賬款周轉天數)卻明顯拉長,也能從側面證明企業的毛利率是不太靠得住的。“阿甘金融網”上線了一系列對新三板公司財務異常進行分析的系統,能迅速提醒投資者這家企業的異常財務指標。同時,也上線了一套對類似企業進行歸類財務分析與比較的人工智能系統,能讓我們迅速目標企業與整個行業的差異。
3、現金凈流量長期低于凈利潤。
對于那種現金凈流量長期低于凈利潤的公司,其資產負債表一定表現為虛胖。要么是應收異常,要么是存貨異常,要么是其他應收異常,要么是預付異常。經過現金流量表的提醒,我們就能順藤摸瓜找到那些虛胖的資產,再對照歷年的報表附注進行分析,一定會有所發現。
但我們需要注意,現金流也不是不能調節。例如企業如果用承兌匯票的方式支付貨款,現金流就可能變得正常,這需要我們高度注意企業的報表附注。
4、銷售費用與收入明顯不配比。
雖然企業的收入增加了,銷售費用占收入比可能會線性下降,但其它條件不變,企業支出的運費、包裝費、銷售提成應該是隨收入增長而同比例增長的。如果銷售費用占收入比出現異常下滑,我們就應該一探究竟。
5、放著賬上貨幣資金不用,卻去銀行貸款。
“新三板報”曾經質疑過一家新三板企業亨達股份,2016年半年報賬上貨幣資金五個億,市值才只有4.18億,看起來很美。但看報表發現,公司放著在恒豐銀行的6000萬理財不用,卻從其它銀行為自己和關聯公司貸了兩個多億,這明顯不符合常理。股轉公司后來發了問詢函,亨達股份干脆就想要退市了。
減少造假,就要降低信息不對稱
我們還可以列舉許多財務分析的手段,來發現企業造假。但發現企業造假,往往不是一個手段就能有效,而是若干異常指標聯系在一起,方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