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拿到有些公司的人員工資表后發現,管理人員的工資里沒有那么多研發支出,但都記到無形資產里面,說實話這種相對來說比較經常的。
而且,我們發現所有的文化企業,所有的開支,包括演員的吃喝拉撒睡,全放到資產里面資本化,不計入到當年的費用。比如演出型的企業,每演一場攤一點,這種方式說實話是非常不合理的。
最夸張的是,我們甚至看到,有些公司連網絡布線都要放在長期待攤。比如分豆教育連網絡布線都放到長期待攤里面,都不愿意當年要不計入主營費用里面,實際上減少了當年的成本費用,但是利潤相對來說多了一些,這是我們見到的很多。
虛假流入的資金主要通過這些方式流出
最難以判斷的是造虛假收入、虛假合同,但同時這些虛假的客戶真能把現金付過來,有現金流,但是作為企業家來說遲早會把這些虛假流入的現金再套進去,一旦融資完了,大部分情況下會把這些現金再流出去,這種情況一般來說我們見到的最經常的購買商品或者是勞務支付的現金,一般通過營業成本或者通過管理費用就把它給流出去了。還有支付其他與經營有關的現金,這時候你會發現有異常,往往你在看他的三項費用,他一般來說通過管理費用把這些現金再套出去。
一般來說,這意味著這些企業基本上不想做了,可以跟大家說拜拜了,新三板已經發生了若干次這樣的事情。
還有一些還想繼續做的,在套出現金的時候就會用另外的方法。比如說,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留出的現金,看他的現金流量表,要不就收購了,增加了商譽,要不就是在無形資產在建工程上把錢給套出去。
我們見的一家企業掛了新三板以后,融了兩個億全部都沒有了,都在不停的放在在建工程上面。放到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中,可能是折舊、攤銷等等,其實作為這個行業外面的人,我們是很難判斷的,只能發現他的數據非常不合理。
還有就是輕資產公司,沒有固定資產,也沒有什么在建工程,他就對外投資,長期股權投資之類的,他就把這些錢給套出去了,一般來說有資金流入,但是只要你是造假的,總要有一段時間有現金流出。
存貨突然消失
還有一種情況,我們會比較警惕。比如,我們去見新三板的企業,有的時候會盤點一下庫存,在做盡調的時候竟然發現有的新三板企業告訴我們發生過火災,存貨沒有了,或者直接說被偷了,這基本上意味著我們不用再做盡調了,可以直接撤出了。(原標題:拙樸投資曹德強:看過一萬家公司后,我告訴你如何躲避“套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