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7日,由讀懂新三板主辦的2017NICC中國新三板投資者大會在上海上海普陀區環球港凱悅酒店如期舉行。在會上,拙樸投資創始人曹德強將在大會中發表了題為《看過一萬家新三板公司后,我告訴你如何躲避“套路”》的演講,分享了他的觀點。
“在新三板,我相信大家都遇到過坑。直到現在,我們也還在解決一些我們沒有做好的投資,這絕不僅僅是流動性的問題。”曹德強表示。
研究過大量公司的曹德強,闡述了他所看到的新三板的造假手段,以及是如何發現造假。
虛增收入的坑,這5點要特別注意
1.通過關聯企業虛增收入
一般來說虛增收入在損益表里面一定是收入增加,如果是現金流入,在虛增的同時,一定會體現現金流入。我們舉幾個例子,比如說大家要想增加營業收入,我們經??吹狡髽I會找一些客戶,但是這些客戶往往不一定是真實的。
這里我舉幾個例子:比如說,諸葛天下用的是關聯方給他創造收入,你會發現給他創造的收入的是他的妻子名下的兩家公司。
有些新三板企業在掛新三板之前將資產進行了剝離,把好的資產掛牌了,不好的資產放在了體外。體外的這些資產在剝離的時候表面上是沒有關系,但是是可以一眼看出來是有關聯的,因為剝離的時候價格極度波動。這些企業可能與關聯方產生大量交易。
再比如說,一家新三板的軟件企業,這個老板在掛新三板之前有好幾個軟件分發的平臺,他把其余的都剝離了,只剩這一個做的最好的掛牌。那意味著他如果想制造收入和利潤,讓其它的分發平臺把業務及客戶都給他就可以了。如果哪一天他覺得差不多了,想讓這些錢收入利潤再流到自己的口袋里面,再把這些客戶轉移到自己的軟件分發平臺就可以了。
之前,我們見到的一個新三板做手機核心元器件的企業,他主要的客戶在香港,而這個香港的客戶后來我們也是偶然通過香港的一個報紙看到,這個開戶其實就是他的前身,后來剝離了。我們為什么懷疑他?這就是其實他是在海外有一家客戶,這個客戶一直持續的向他采購,而且金額相當之大,所以我們很難確定到底是不是他的真實交易,所以我們假定這個交易其實是不真實的。
2.沒有銷售實力的客戶卻是公司主要客戶
海外注冊的公司,向國內的關聯公司采購產品。我們發現這方面也有相當數量公司是作假的。比如,有的公司在西班牙設立一家銷售公司,向自己進行大宗采購,后來我們通過關聯企業在西班牙了解了下背景。我們會經常見到沒有銷售實力的客戶,能排在他銷售客戶的前兩位。
3.新設的公司向大量的公司采購
舉個例子,就是做藥包的企業,他的出貨量在大幾千萬左右,恰巧這家藥廠我們在很早之前做過盡調,我們知道這家企業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有這樣的量,大幾千萬的藥包采購,這家藥廠的生產總值要多大?
我們在看分豆教育的時候,有一家他的客戶注冊之后不到半年,向他采購594萬,我們當時認為這是存疑的,后來我們也做了一些調查。
4.并購重組比較難判斷
現在新三板有一個現象,我們判斷也比較困難。那就是不斷地進行并購重組,不斷地收購,不斷地把收入并進來,而事實上并購進來的這些企業是非常困難判斷銷售收入是真的還是假的,但是一般來說并進來之后都會給出利潤承諾,雖然我們假定這家公司未來的收入和利潤比較明確,可事實上到最后還是很難判斷的。
而對被收購的企業也進行盡調的話,對我們來說成本太高。
5.有收入,有現金,卻沒有相應的包裝材料采購
最困難的是有收入、有合同、有現金流的企業,有一家企業我們幾乎馬上就相信了,唯一我們當時查了一下的是這個食品企業銷售收入突然增長了100%以上,但是包裝原材料幾乎沒有增加,我們發現極有可能有水分,后來就放棄了。
虛減成本費用的套路 費用資本化
回到剛才的等式,只要你增加了收入,或者減少了費用,你一定要在等式的左邊資產做出反應。只不過你要是他做的好,你在若干年之后才有可能發現,做的不好當年就可能發現了。
比如說三項費用,研發支出把它放到無形資產里面,增加的管理費用放到長期待攤里面,有的成本放到預付里面,也不進入當年的成本里面。有的企業預付款數額非常大,一年、兩年都結不出來,一般來說這家企業極有可能虛增了收入,虛減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