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證券業協會向多家券商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在《辦法》的基礎上對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作出細則性的指引,其中,對投資者進行了五類劃分,對產品或服務也進行了五類劃分。
據了解,《征求意見稿》將明確投資者可按其風險承受能力由低到高至少劃分為保守型、謹慎型、穩健型、積極型和激進型五類;證券經營機構向投資者銷售證券期貨產品或者為投資者提供相關業務服務時,應當了解產品或服務的信息,依據《產品或服務風險等級名錄》制作風險等級評估文件,由低至高劃分,也為五類,即低風險、中低風險、中風險、中高風險、高風險。
另據第一財經獲悉,券商還需要建立投資者評估數據庫,通過對客戶的交易行為、資產量、資金量和外部信息等對客戶的投資交易行為進行分析,以了解客戶真實的情況,從而為客戶匹配相應的產品和服務。
但對于已經有所細化的《征求意見稿》,多位券商人士仍舊表示難以實質性的推進。“在一些方面,目前證券業協會仍舊沒有給出明確的規則,比如什么樣的產品匹配什么樣的等級,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將導致相同類型的產品在不同的券商可能出現不同的情況,適用人群也可能不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經紀業務部總經理向第一財經表示。
目前券商行業對《征求意見稿》最為關注的問題也是相關監管機構或者自律組織能否將規則全部統一。在上述經紀業務部總經理看來,信息來源需要進行統一,比如定性客戶的類型,在根據客戶的行為、實際狀況、所填寫資料的真實性進行驗證等方面來判斷外,還需要通過對接征信系統、監管機構等獲得一些信息作為參考來源,而這些參考來源是由中國證券業協會出面統一一套來源,還是券商各自對接,前種辦法要更有效率。
據第一財經獲悉,由于相關細則還待進一步完善,目前不管是路徑還是方法上,券商要完成落地存在較大的困難。
“7月1日就要執行,時間很緊張。”上述經紀業務部總經理表示,按照一般情況,正式的文件出來后,首先要對新規進行研究,然后修改公司的系統、制度,并進行相應的培訓,在當前的時間內難以完成。
上述經紀業務部總經理表示,目前其所在的券商機構正在著手進行修改產品評級、客戶評級以及建立信息系統,同時還需要建立數據庫,對客戶的行為進行分析,而因為信息來源未統一,所以這方面做起來比較難。
“能夠調整的已經調整完了,但需要證券業協會統一標準的就沒有辦法,客戶的分類相對細化一些,目前產品分類規定并不是很詳細。”上述經紀業務部總經理同時稱,目前盡可能按照《辦法》中已經確定的規定進行修改落實,依據《征求意見稿》部分的修改工作,則會在修改系統或者制度的時候備注后續可能會修改,從而盡快進行落實;另外,把業務過程中碰到的相關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的監管機構或自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