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上海市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里,明確:“十三五”期間,新增住房供應總套數比“十二五”增加60%左右;租賃住房供應套數占新增市場化住房總套數超過60%。170萬新增供應住房里,有70萬是租賃住房,占絕對多數。
2018年8月,深圳市政府二次“房改”《意見》出爐,明確規定2035年前新增建設170萬套住房,其中商品住房70萬套,比例只占40%。剩下60%,以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為主。供地方面,確保公共租賃住房用地比例不低于20%。
2018年9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明確提出,未來五年新供各類住房中租賃將占30%,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體系,引導居民形式先租后買的梯次消費模式。同時要研究擴大租賃住房賦權,公共租賃住房向非京籍人口放開。
今年6月13日,《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草案,在住房保障供應方面,《草案》提出,到2035年新增城鎮住房200萬套以上,租賃住房占新增住房供應量的比例不少于20%。
樓市里有一個重要的估值指標叫租售比,或者租金收益率。其實如果認真的看待這個比值,還是有一定意義。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19年一季度50城租金收益率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城市的租金收益率普遍低于4%,近半壁江山低于2%。廈門僅僅1.2%。
2006年東北財經大學梁云芳教授在經過長期的實證調查后發現,人的預期是推動房價上漲的最重要動力。在我國,人們預期房價上漲1%,最終房價就會上漲0.8%。也就是說,對房價上漲的預期,甚至比實際購買行為可能還重要。
所以,一方面住房不炒,抑制樓市投資;一方面,做大資本市場,替代樓市投資;第三方面,做強租賃,承接住房需求。
以上就是葉檀博客的內容,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