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雙十一的剁手大戰終于落下了帷幕,天貓最終交易1682億,京東整個雙十一期間也沒有落后太多,下單金額1271億。而天貓公布的全類目品牌TOP10榜單里,男裝也上榜了。這意味著,男裝,已然是不小的市場了,“她經濟”的來臨,也藏著一個“他經濟”。
巴魯特輕奢男裝銷售3700萬 奪得京東男裝第一
在雙十一這個各大品牌的搶占客戶的大戰中,新三板輕奢男裝第一股巴魯特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績單,全網總銷售3722.34萬元,名列天貓男裝第51名,京東男裝第一。
雙十一結束后的凌晨一點,巴魯特董事長呂勇把這個消息發布在朋友圈里。對于這個成績,他是滿意的。相較去年雙十一,今年巴魯特的輕奢男裝銷售額足足高出了1100多萬,不僅如此,巴魯特在整個雙11期間,嚴控廣告投入,不做零點免單等過度營銷。
簡單說來,今年的雙十一,巴魯特用更少的成本拿到了更多的訂單。談及個中原因,呂勇透露,主要因為老客戶的粘性高,復購率高,再加上天貓和京東兩個平臺對高品質產品的扶持力度很大。
躋身京東男裝第一,呂勇談到主要因為京東男性用戶比較多,又比較注重品質和服務,跟巴魯特的輕奢定位比較符合,所以爆發比較大。
不得不提的是,巴魯特雙十一的客單價高達1200多,已然成為網上高端男裝的代表。據了解,巴魯特服飾幾乎所有的面料跟一、二線大牌一樣,價格卻比大品牌低。截止11月12日,巴魯特線上支付GMV已經過億。
巴魯特成立于2012年,主打中高端輕奢男裝品牌,面向中國新中產階級。
而在更早前,巴魯特還是一家傳統的紡織企業,用呂勇的話來說,就是從之前10%左右毛利的紡織廠轉型升級為擁有自主品牌,互聯網直銷,毛利達近60%的大消費公司。2015年,巴魯特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輕奢男裝第一股。也就是說,僅僅用了5年的時間,巴魯特便逆襲把自己打造成又一高端男裝品牌。
“中產階級對自身的生活品質有一定的追求。但當時市面上幾乎沒有品質相對高端、價格還可以的品牌。我做這個品牌就是為了解決我們這一類人的痛點。”回憶為何做青奢男裝,呂勇如是說。
“輕奢”男裝第一股:業績爆發 營收3年翻10倍
巴魯特倡導“輕奢”生活理念,它代表著新中產階級對高品質生活細節的追求。而新中產階級的快速成長,良好的消費能力和消費品位也為巴魯特的男裝產品提供了廣闊的消費市場。
事實上,除了上述提到的電商以外,巴魯特也很注重線下店鋪的銷售。
成立之初,巴魯特采取了線上線下同款同價的銷售模式,并采用成本價約4倍的價格制定商品銷售價的中低倍率的產品定價機制及網絡直銷的模式,盡量減少中間環節,使產品具備了顯著的性價比優勢。
基于高性價比的輕奢服飾,巴魯特的業績連年攀高。2013年,巴魯特營收僅為684.04萬,而2016年則達6629.29萬,3年時間營收翻了十倍。而巴魯特最新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收3809.28萬,同比增長75.58%。
不過,據呂勇回憶,一開始巴魯特過得并不輕松。他提到,前幾年的艱難主要是網購市場的大環境造成的。當時的互聯網尤其是淘寶服裝,沒有高品質消費的氛圍,機會都是價格戰,爆款為王。
而巴魯特自身走的是中高端品牌路線,在價格戰下并無優勢,加上視覺和其他細節不完善,巴魯特的第一個1000萬投資很快就花完了。不過好在線上老客戶的回購率非常高,這也堅定了他堅持走下去的決心。據呂勇透露,2017年上半年,巴魯特老客戶貢獻了超50%的銷售收入。
線上平臺包括天貓、京東等開始意識到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開始有意扶持像巴魯特這樣有品牌有調性的中高端產品。不僅如此,平臺還推出了“千人千面”,依靠大數據定向推送不同產品給不同的消費者,幫助巴魯特更輕易對接到自己的目標客戶。
巴魯特就這樣以線上營銷線上購買的方式,帶動線下經營和線下消費,實現兩頭爆發。2015年,其線上電商收入為3317.75萬,同比增長178.48%,占當期營收76.97%。實體銷售額增長333.02%,達到992.51萬,占當期營收23.03%。
此后,巴魯特不斷在規模、產品、視覺和品質上做出努力,盡量壓縮生產供應鏈降低升本,保證高品質高性價比,甚至不斷創新,推出了許多新服務。
去年6月18日,巴魯特輕奢會正式推出,標志著以高端會員形式呈現專屬私人搭配師服務的私人訂制項目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