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大量國內外企業涌入動力電池行業。據統計,2017年1-9月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42.6GWh,同比增長32%。其中,全球出貨量前十動力電池企業合計達30.98GWh,占整體的73%,動力電池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變高。
全球動力電池企業出貨量前十排名依次為:松下、寧德時代、LG、沃特瑪、比亞迪、三星、國軒高科、孚能科技、AESC和比克。
于是,電池產業經歷了2015年產能不足,2016年大幅擴張產能之后,在2017年出現了結構性過剩的競爭格局——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
在這樣的格局下,行業內的一線企業通過技術優勢逐漸蠶食市場份額,而二三線企業的低端產能面臨被淘汰的危機。
上半年,新三板上多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制造企業出現了毛利率下滑。
對此,這些企業分別表示原材料價格上漲、補貼退坡導致動力電池價格下降是主要原因。
內有上下游傳遞而來的壓力,外有龍頭企業強勢碾壓,新三板上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在未來還搭得上新能源汽車的東風嗎?
一
多家動力電池企業毛利率下滑
新三板中,天勁股份、索爾科技、海斯迪、天豐電源、新凌嘉、威能電源、鼎能開源、厚能股份、慧通天下、卓能股份、歐鵬巴赫、興海能源、山木新能等13家公司生產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
今年上半年,這些公司的毛利率出現了普遍的下降。
可以看到,上述13家公司中,8家上半年毛利率出現了下滑。其中,下滑最大的為索爾科技,下降了13.17個百分點;其次是天豐能源,下滑了11.79個百分點。其余企業普遍下降了6個百分點左右。
與毛利率下降相應的,是不少企業在上半年出現了凈利潤的下滑。而實現增長的企業中,絕大多數企業凈利潤的增長率跑不贏營收的增長率。
新能源汽車如火如荼,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環節,理應獲得高速發展,為何眾多新三板企業生存得如此掙扎?來看看一些企業對毛利率下降的自我診斷。
索爾科技表示,一方面是由于今年上半年市場銷售預期并未完全放開,價格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下調較大;另一方面是因為產量的下降導致單位成本的提升。
天豐能源解釋稱,汽車動力電池受價格因素影響導致毛利率下降。
興海能源稱,三元材料大幅漲價,拉低了公司三元電池的毛利率。
二
原材料上升、補貼退坡推高成本 低端產能面臨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