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發展與國家政策雙輪驅動 新能源汽車帶來爆發點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半導體分立器件市場規模超過186億美元,在全球半導體產業3352億美元的銷售額中約占5.5%的份額。據WSTS預計,未來幾年這一行業將保持3-4%的增速,2018年全球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美元。
在中國市場,分立器件行業的增速較全球增長更快,年化增速在10%以上。自2008年開始,中國分立器件出口金額已連續8年超過進口金額。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占全球市場的比重上升明顯。可以說,相比依然依賴于進口的集成電路行業,中國的分立器件行業已經先一步走上全球競爭的舞臺。
這當然離不開國家政策面的大力支持。比如,“十三五”產業規劃要求:支持有工藝、有經濟規模的8英寸生產線發展;建設國家級半導體功率器件研發中心,實現從“材料-器件-晶圓-封裝-應用”全產業鏈的研究開發;大力發展國產IGBT產業,促進SiC(碳化硅)和GaN(氮化鎵)器件應用。
另一方面,在參與全球競爭的同時,國內分立器件的產品結構已在不斷優化,出口單價處于持續提升的趨勢之中,而進口單價相對穩定。未來,更多高端產品將持續提升出口占比。
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可再生能源、智能電子設備等將成為分立器件行業的新增長點,這些應用領域給MOSFET、IGBT等主流器件產品提供了空前的市場機遇。
僅以汽車電子市場為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浪潮加速了汽車向電子化、網聯化發展,從基礎的車用娛樂系統,到底盤與安全系統、三電控制系統、車聯網系統、智能駕駛系統,都將新增大量半導體功率器件需求。
據估算,傳統內燃機汽車單臺分立器件用量僅約71美元,而新能源汽車單臺用量達到387美元,單臺汽車的分立器件價值量提升5倍以上。除此之外,新能源車帶來的增量還包括充電樁、變流器及逆變流器等,核心的直流充電模塊以須以IGBT為控制單元。
《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中指出,到2020年,國內充換電數量達到1.2萬個,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梢灶A見,未來幾年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繼續高速增長,高端車用功率分立器的需求呈爆發態勢。
新潔能擁有國內領先的MOSFET、IGBT研發設計能力,其研發設計緊盯國際行業龍頭英飛凌等企業,產品已逐步形成技術系列化、階梯化。在保持原有消費電子、工業電子市場占有率的同時,有機會搶占汽車電子市場,享受行業成長與國產替代雙驅動的機遇。
加大研發投入 規模尚有提升空間
盡管中國分立器件市場已占到全球市場的50%左右份額,但在中高端的MOSFET及IGBT等主流器件市場,90%仍依賴于進口,基本被歐美、日本企業壟斷。
國際大型半導體公司如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瑞薩電子株式會社、艾賽思、恩智浦等在市場上占據優勢地位,構成分立器件市場競爭中的第一梯隊。
經過長期技術積累,少數國內企業已經突破半導體分立器芯片技術瓶頸,芯片研發設計能力不斷提高。如士蘭微(600460)、揚杰科技(300373)、華微電子(600360)、蘇州锝固(002079)、臺基股份(300046)、新潔能等。
這些已經具備芯片研發設計、制造全方位綜合實力的本土企業,在國內市場處于第二梯隊。此外,還有大量缺乏芯片設計能力的器件封裝企業,處于利潤空間低,競爭激烈的第三梯隊。
作為IC設計廠商,新潔能注重研發投入以保證核心競爭力。近幾年,其研發支出金額和占比都在上升,相繼突破掌握了SuperTrench MOSFET、SuperJunction、IGBT三大特色工藝技術。截至2017年6月末,公司擁有相關專利65項,其中發明專利28項。
目前,新潔能已是是國內半導體功率器件行業在品種系列(12V-1350V全電壓、全電流系列)、技術平臺具備領先優勢的設計公司之一,也是國內在8英寸平臺投片量最大的功率器件設計公司之一。
此外,公司與東南大學等在功率器件設計領域開展長期排他性戰略合作,針對重點項目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以全力推進高端功率MOSFET芯片及模塊的研發與產業化。
橫向對比來看,同行業的上市公司均采用設計生產封裝一體化IDM模式,而新潔能目前僅從事IC設計和銷售,整體銷售規模與士蘭微、揚杰科技等上市公司尚有差距。
經營模式差異較大,且細分市場與產品結構有所不同,新潔能的毛利率相對較低。未來,隨著新潔能的自主生產線建立投入,集成產品銷售份額上升,其盈利水平仍有上升空間。
以上就是新三板最新消息,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犀說IPO】新潔能:車用半導體風口上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