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最新消息 電商增速放緩,這兩家新三板公司為何逆勢增長?
8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團公布了2018財年第一季度(2017年4月1日-6月30日)的財報。此前宣布不再披露GMV(成交總額)詳細數(shù)據(jù)的阿里巴巴在財報中表示,天貓在該季度實物交易GMV增長49%,同時并未披露淘寶的GMV情況。
不過,對比阿里2017財年年報中披露的,其零售平臺GMV同比增長22%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天貓的增速很有可能大幅跑贏了阿里全零售平臺的增速。
隨著中國消費水平的提升,顧客對品質的要求提高,代表品牌的天貓增長速度大于淘寶是正常的。并且阿里的營收更多來源于天貓這一平臺,也讓其順勢加強了這一平臺的運營和推廣。
在這一背景下,新三板上專為品牌提供線上銷售和營銷服務的兩家掛牌公司,雙雙交出了一份靚麗的財報。
上半年,凱詰電商(837160)實現(xiàn)4.38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67.47%;凈利潤達1005萬元,同比增長75.12%。
而凱淳股份(871628)也毫不遜色,上半年收入2.45億元,同比增長10.25%;凈利潤3039.86萬元,同比增長254.57%。
隨著平臺體量越大,企業(yè)對市場的滲漏越來越深,GMV的增速會正常放緩。當前天貓還可以靠對淘寶部分銷售的替代提升收入,但長久看這樣的增速并不能持久。對于為品牌提供電商服務的企業(yè)來說,未來的錢會不會更難賺一點?
凱詰電商:持續(xù)擴大規(guī)模,尚未看到天花板
凱詰電商的主營業(yè)務簡單來說,就是幫助品牌做線上業(yè)務。
公司通過買斷品牌貨物,綁定公司與品牌之間的利益關系,與品牌建立合作。接著在電商平臺上以旗艦店等方式代理品牌銷售,并給品牌提供營銷服務。
相對于其他的電商服務企業(yè),凱詰電商更加注重阿里平臺。公司董事長許浩曾表示,“相對而言,阿里系平臺有更高的溢價空間,公司可以做的增量更多”。上半年,公司來自于阿里平臺的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超過80%。
對于線上零售市場放緩,巨頭開始轉頭布局線下,這會不會影響到公司發(fā)展的問題。許浩解釋說:“公司所處市場的成熟度的確在提高。過去是一種群雄割據(jù)的狀態(tài),現(xiàn)在更像是一個三國鼎立的局面。隨著品牌客戶對服務要求的提高,市場的集中度在提升。”
他轉而介紹,公司上半年的業(yè)績增長還是多來源于公司的前五大客戶。公司通過深耕核心客戶,挖掘其品牌價值,提升產(chǎn)品銷售,促進了公司的利潤增長。
“目前公司還處于業(yè)務拓張階段,感覺不到天花板。”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