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國證監會深圳證監局對安信證券貼出一張警示函,理由是安信證券發布《杭蕭鋼構:技術授權模式助高增,布局河北有望受益雄安新區建設》中關于“已深入布局雄安新區核心區域,后續受益雄安新區建設確定性強”的表述不嚴謹。
安信證券在該研報中表述,“公司自2004年就已深耕河北地區,成立河北杭蕭,控股80%,現擁有7萬平方米廠房及附屬加工廠,年產量10萬余噸,2016年實現凈利潤1276萬元;同時,在戰略合作業務領域,公司已經在河北保定、邯鄲及張家口等地累計簽署戰略合作資源使用費1.05億元,公司作為裝配式建筑技術龍頭,同時已深入布局雄安新區核心區域,后續受益雄安新區建設確定性強。”
但從杭蕭鋼構(600477.SH)6月5日發布的澄清公告來看,安信證券此表述并不是“不嚴謹”這么簡單,杭蕭鋼構稱“公司未在雄安新區設有分支機構(包括子公司、參股公司)。截止目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參股公司未在雄安新區承接相關項目。在河北?。ê郯残聟^)尚未有 5—8 元/平方米的資源使用收入?!?/p>
意思很明顯,公司壓根沒跟雄安沾邊,這臉也是打得“啪啪響”。不過有意思的是,同樣一句表述,一字不差的出現在中泰證券6月1日的研報《杭蕭鋼構:技術授權訂單逐季加速 ,市場效應強勁》中,只不過中泰證券比較走運,此次沒被罰。
然誰又知這是不是證監會要“殺雞儆猴”呢?
根據證監會8月14披露的《2017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安信證券目前級別為A。按照《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的要求,“公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并在轄區內通報,責令改正,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每次扣1 分”。
此次安信證券受罰,市場反應也不一,有人表示,安信這個受罰典型,以后券商研究所的報告不再滿天飛了,有望量減質增。但更多的人表示,這樣的研報多如牛毛,大多是吹,那么確定他自己早買了。要按這么個看法,一半以上都是不合規的。
由此也可見市場對以券商為代表的研究機構出具的研究報告的信任危機更甚。
51份新三板研報涉及“雄安概念” 4月獨占34份
安信證券此研報發布時間為4月17日,正是雄安概念被“爆炒”時期,此番表述大有蹭熱度概念嫌疑。而同花順數據顯示,杭蕭鋼構受益于雄安概念,自4月以來股價成上升趨勢,8月16日收于13.21元每股,目前市盈率37.65。
類似的炒概念研報在新三板上也屢見不鮮。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1日國家宣布成立雄安新區以來,關于雄安的新三板研報不在少數。
截至8月15日,共有51份研報涉及雄安概念,其中最火爆的4月有34份。從發布機構看,天星資本發布了15份內容涉及雄安的研報,其次是安信證券,共發布11份相關內容研報。此外安信證券還是新三板第二大券商,目前持續督導的新三板企業有599家,其中做市152家。(原標題:研報寫錯一句話吃證監局罰單!安信證券被監管 券商不能“隨心所欲”發研報了)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