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投資者而言,IPO加速以及政策預期加強的背景下,如何投資新三板不是簡單的選擇題,而是一道需要研究思篤的解答題。
有私募人士向記者提到,之前看到的新三板公司,都是去看一些小而美的公司,有成長、有題材,看好企業帶頭人。但是現在不同了,要考慮的太多了,包括企業有沒有IPO計劃以及能不能進入未來的“精選層”等。按照創新層的分層標準,估計“精選層”準入標準應該會比創新層更苛刻,不能用老眼光看投資。總是選擇小而美,可能就要錯失創新層甚至是“精選層”帶來的潛在投資機遇。
另有某券商的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他們現在整理了不足百家公司進行重點研究,就是為“精選層”做準備,在他看來,“精選層”公司將是以后市場重點關注的對象。
也有私募不再將目光緊盯著Pre-IPO項目,而是在場內尋找賺錢機會。某私募機構董事長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尋找做市交易比較活躍的股票,“其實IPO上市只是謀求退出通道,只要新三板流動性起來了,一樣可以把股票賣掉變現。我認為,現在的投資思路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通過Pre-IPO去算估值差了,因為按照現在新股發行加速,A股和新三板之間的估值差在縮小,通過跨市場套利的空間在壓縮,所以現在投資的核心還是應該傾向于從企業成長中獲取收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