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掛牌公司開始做兩手準備,進可IPO,退可留在新三板綻放。而一些投資機構未雨綢繆,著力布局一些有“精選層”概念的新三板企業。
企業做兩手準備
“流動性”難題已是新三板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新三板留不住“優等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企業也是對“轉板”磨拳霍霍、心向往之。
截至5月22日,有436家掛牌企業仍處于上市輔導狀態。不過,隨著交易制度改革的預期不斷加強,不少企業已轉變思路。
之前,有多位券商新三板做市部門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正在配合全國股轉進行系統測試,有關交易制度的改進,讓市場浮想聯翩。
眾所周知,在去年分層以后,對于創新層的配套紅利問題,市場一直議論紛紛。此次再提“精選層”以及測試交易系統,讓市場不少企業再度重燃留守新三板意愿。
上海一家創新層掛牌公司董事長向記者表示,對于IPO,公司肯定樂意去沖擊一下,但如果新三板的“精選層”能夠推出,同時出臺差異化的配套制度紅利,公司也樂意留在新三板上繼續發展,“公司目前企業財務狀況不錯,前景也很好,相信‘精選層’出來后,我們應該能入選,所以現在對我們來說,是如何選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