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0點6分,戴宏民激動地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并配了小程序后臺的實時統計圖,顯示頁面訪問次數為10189747。一天前,他的小程序“西瓜足跡”甫一上線就病毒式地裂變開來,迅速“霸占”了朋友圈,如今熱度仍在持續。
在“西瓜足跡”小程序內,只需選擇你去過的城市,即可生成一張類似下圖的圖片,清楚地展示出你去過哪些城市,超越了多少人。
這樣一款簡單的小程序在一夜之間刷屏,用戶們出于炫耀心理轉發的同時,有人擔心,自己的數據會不會被竊取商用;還有人好奇,這樣一款看不懂變現方式的小程序難道是在做公益?
今天,尋找中國創客聯系到了這款小程序的開發者,并意外發現,“西瓜足跡”早有同款,5個月前,與其幾乎一模一樣的“腳步地圖”已開始運營。
在這背后,制作壁壘低、用戶留存較低一直是這類小程序創業者難解的命題。而商業模式單一、變現困難更成了這類小程序難以逾越的鴻溝。
憑什么刷屏?
與任何一次評論一邊倒的刷屏不同,在詢問了朋友圈數十名用戶之后,大家并不知道有腳步地圖的存在,而對于西瓜足跡的評論,也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
不少人選擇發朋友圈的初衷都是為了標記自己出過差的城市,看看自己走過的路,也順便看看朋友的行程,不少轉發語都充滿著感慨、回憶和故事。
其中一位是這樣寫的:剛剛朋友提示,我的動線是明顯的胡煥庸線,跟著人口密集度分割線活動,說明我都是在出差,很準很辛苦。
也有一部分喜歡曬記錄和打卡的人士,表示這樣的記錄很有儀式感,希望自己可以補完或者再訪那些故事發生之地。
西瓜足跡的制作者戴宏民說,從后臺的數據也可以看到,用戶畫像范圍很廣,主要產品功能是個人的記錄,喜歡旅游的人用清楚的方式標記出來自己去過哪些地方,這是用戶的主要需求。
西瓜足跡也設置了“超越了多少用戶”,這也會激發部分人的炫耀心理,曬自己去過多少地方。
這個心理抓得很準,一位用戶告訴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對于C端來說,手動上傳的數據可以造假,滿足了虛榮心,可以炫朋友圈。
不過,也有用戶發現其城市統計背后的缺陷,有人測試,即使只選一個城市,你也能超越10.2%的用戶,但是這個程序是不能選擇0城市的,10.2%的數據哪里來?而且如果增加到兩個城市,數字就會變成10.3%,數據怎么計算及其代表性有很大的問題。還有網友發現,小程序首頁寫道“660個城市,你去過多少?”,當把除過重慶以外的城市都選上時,卻顯示已經踏足了“707”個城市。?
西瓜足跡早有同款制作者稱將起訴
戴宏民是“西瓜足跡”主體南京回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此外,他還擔任南京微之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開信息顯示,他在2017年9月注冊了南京回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萬元。
去年年底,本來做本地資訊內容的戴宏民感受到小程序的火爆,獲客方式多、成本低,黏性還不錯的小程序似乎是一個好機會。今年春節過后,他開始轉型做小程序創意公司,推出了“看圖寫成語”、”瘋狂腦王“等不同類別的小程序。
要推出一個爆款小程序并不容易,直到最近,他發現類似曬旅行足跡的創意后,迅速用了幾天時間做出了西瓜足跡,5月31日上線后,幾個公司的人在朋友圈、微信群里開始傳播,終于一炮而紅。
但與戴宏民的欣喜不同,昨天晚上,看到“西瓜足跡”刷屏的圖片后,趙恩彪懵了?!拔鞴献阚E”的版式和他的小程序“腳步地圖”幾乎一模一樣。
左為西瓜足跡生成的圖片,右為腳印地圖生成的圖片
去年10月,苦于粉絲增長緩慢的人物傳記類公眾號運營者趙恩彪,想到了這個有成為爆款潛力的產品。他平時寫人物時,經常會寫這些名人去過哪里,有時會自己PS出來一個中國地圖,清楚地顯示這些人的足跡。所以當時他就萌生了做一個自動生成足跡的小程序的念頭,也省得再P圖。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小程序能為微信公眾號導粉。
于是,他在去年12月上線腳步地圖小程序,并在不久后為其進行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5月28日,小程序突然開始火熱了起來,當天就給微信公號導了10萬粉絲,但因為瞬間訪問人數過多,服務器崩潰了。沒想到等修復后,“西瓜足跡”爆紅了。
“辛辛苦苦創了兩年業,馬上就要看到希望了,沒想到就這樣泡湯了?!?/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