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大家所熟知的三聚氰胺事件爆發。
2008年9月,三鹿奶粉含有嚴重超標的三聚氰胺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后,該企業和管理層遭到法辦。
此后,22家乳制品企業的嬰幼兒奶粉中檢出含有三聚氰胺,其中包括蒙牛3個批次的產品。
也許是樹大招風,此事件狠狠擊中了蒙牛和牛根生。大眾心中的商業偶像迅速被拉下神壇。這導致由企業家向職業慈善家轉型的關鍵一步也不得不推遲。
2009年,在經歷了三聚氰胺的打擊之后,中糧入主蒙牛,獲得控股權。
牛根生辭去內蒙古蒙牛董事長,僅僅保留非執行董事一職。
牛根生喜歡引用一句源自《世說新語》上的名言:“小勝憑智,大勝靠德。”他也常說:“財聚人散,財散人聚。”他篤信此言,身體力行。他曾在一篇博客中寫道,幼時,父母遭批斗,他在學校受牽連也時常遭人打罵,但把母親給他的零花錢分給了小伙伴,時間一長,大家都聽他的話,讓大家干啥就干啥,不僅自己不再挨打,有時他還能指揮打別人。牛根生認為這是他奉行財散人聚的源頭。
"全球捐股第一人"牛根生
牛根生的妻子申淑香在接受《中國慈善家》采訪時回憶,牛根生在伊利任職副總裁時,最多的一年年薪達到了75萬元,不過最后拿回家的只有10萬,其他大部分都分給了部下。
在籌劃蒙牛上市后,捐出他們自己的股份時,牛根生并沒有直接告訴申淑香,而是試探性地說,這個錢不能往自己家里拿,得拿出來干點事。牛根生給出的理由是:一是對孩子的成長有利,二是對家族的安全有利。盡管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想灌輸,但在蒙牛上市之后,牛根生宣布捐出所有股份,仍讓申淑香十分不解。她原本認為牛根生只會捐出一部分股份,留有一部分用于孩子上學和家庭使用。“這個人真是神經病。我們是1981年結的婚,也是從窮日子里慢慢奮斗過來的。剛剛有了錢,還沒到手,就都要捐出去。別人都說他瘋了。”申淑香忿忿不平地說。
為了讓妻子想得通,牛根生不斷向申淑香分析,捐了有什么好處,不捐有什么壞處,尤其對孩子,如果不捐,孩子靠父母不自己奮斗,對孩子成長不利。盡管不理解,但基于結婚20多年來對牛根生性格的了解,申淑香還是同意了。2004年10月16日,申淑香,以及他們的兒子牛奔、女兒牛燕(后改名為牛瓊),各自簽署了一份《授權聲明》,其內容大意是:同意牛根生對其蒙牛股份及紅利所做出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安排;同意牛根生簽訂的捐贈協議,并完全認可捐贈協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