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資訊|中科創大劉繼軍:不需萬眾皆創業,但需創業家精神心中存
9月27日,第四屆全球創新創業教育論壇暨“大學三基工程”工作會議在韶山勝利召開.
中科創大總裁劉繼軍表示,一個人的創新力等于知識乘以他的想象力或者好奇心再乘上他的狼性、血性或者叫做自信心,這同樣是企業家精神所包含的。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創業者或者都能夠成為創業者,因為能夠成為創業者的人畢竟是少數的,不過即使你不去創業你也應該培養你的企業家精神,這樣你即使不是一個創業者,但是也是一個創業者喜歡的人才。
不是每個人都要去創業,但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創業家精神。
什么是人才?過去,我們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或者說“知識就是力量”,這只是說我們在知識層面上,學好了你就是一個人才,這是過去工業革命時代判定標準。應該說在過去我們傳統教育里邊,在這個方面我們做的是非常強大,做的非常好,中國的教育,我覺得基礎做的非常好,在知識教授上,我們做的非常好。
但是我們的創新力或者說我們的創造能力上,從現在來看它并不等于知識,它應該再加上一個東西,我們有一些專家學者說,應該再加上它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就是說知識乘以好奇心和想象力才等于他的創新力,在我看來這個還不夠,還應該再加上一項東西,這次互聯網+大賽總決賽上,咱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司長吳巖說過一句話,說“我們創新創業教育,應該不只是說培養出幾個馬云為目標,應該是培養青年學生的狼性”。
在我來說什么是狼性?是血性,或者一個人的氣質、氣度或者氣概,我們所說的,說英雄氣概沒有人說叫英雄本事。你這個人學了一肚子知識,說你是英雄,不是這樣的,而是說你有什么樣的氣質,你有什么樣的氣概你才能成為一個英雄,是這樣的。
一個人的創新力等于知識乘以他的想象力或者好奇心再乘上他的狼性、血性或者叫做自信心,一定要培養人的一種自信心,這樣很重要。他遇到什么挫折,他都能勇往向前這樣一種決心。
所以,我們說企業家精神里邊就包含了這樣的東西,叫做“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愈挫愈勇”的精神,企業家精神里當然還包括創新精神、冒險精神、誠信守法精神,但是所有這些精神加在一塊,你會發現企業家精神其實就是一個創新人才的綜合素質的培養。
不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創業者或者都能夠成為創業者,能夠真正成為創業者的人是少數人,不過即使你不去創業你也應該培養你的企業家精神,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他去就業他也應該是有企業家精神的,高水平的一個從業人員,因為他了解企業家的思路,了解企業家的精神,了解企業家的想法,我相信他進入到企業里邊一定更受企業家的歡迎。
企業家精神獲得很難,需要經過文化的熏陶
企業家精神也不是靠我們的教授們拿著書本給大家講企業家精神,大家就有企業家精神的,它一定是在一種文化下熏陶才可能會有的。
沒有企業的參與,坦白說這個創業學院要想有企業文化是非常難的,這個文化不是你想有就有的。
過去高校跟企業的合作相對比較松散,跟政府合作也相對比較松散,所以大學更像是象牙塔,它獨立運行,獨自發展,所以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一點,大學跟整個社會的關系有點尷尬,說它脫節它也不脫節,你說它不脫節,它對于我們整個社會行業、產業影響度是很低的。
但是國外的很多高校,他們對行業,對一個領域甚至對區域經濟影響都是巨大的,無論是MIT還是斯坦福大學,大家都能看到這樣的特點、特征,這就是創業型大學的特點。
所以我們搞中科創業學院的核心理念和想法就是想按照創業型大學范式在高校里建立一個教育創新的實驗區,這與傳統的創業學院是有很大的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