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資訊:人多力量大?“精兵簡政”?創業公司該如何抉擇?
“人多力量大”?
放在公司里就不一定了。現在的創業不比以前,創業都會爭取拿一筆風險投資。當問那些來談融資的項目“拿錢后要做啥”,百分之百都會有一個理由:招人。
這個理由無可厚非,公司要發展,員工就得增加。但是每個階段需要多少人,自己能管多少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非常認真地思考下。
“很多創業者在融到VC的資金后,會在第一年花掉募集資金的50%-80%,然后第二年把剩下的錢花掉。他們募資后會雄心勃勃地干三件大事:
擴大辦公室或者搬豪華辦公室;漲工資,大幅招人;大幅增加市場營銷費用。
之后,他們又沒錢了,并處在生死邊緣。很多創業者,都會因為曾經花錢太快后悔!”
一個創業型公司每個階段需要多少人,這個問題比較復雜,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談。不過有三點適合大多數創業公司:
1)聯合創始人不要超過3個(除非起步就是個明星級的大項目,類似于小米);
2)在沒拿到投資之前,如果有盈利業務,人數不要超過10個。如果沒有盈利業務,人數不要超過5個;
3)在拿到第一筆投資后,如果錢沒超過500萬人民幣,又無客服和大量銷售人員,人數不要超過15個。
極客學院CEO靳巖對此寫過一段話:就創業公司人數的問題,我老是和創業的一幫朋友們探討。最早我也很迷惑:為啥一家公司做這么點事情,就需要幾十個人?為啥一個CEO一裁人,公司里邊的人數就裁了一半?甚至什么前臺、HR,都自己去做?后來慢慢的明白,原來人數不是成功路上的必要條件,人數在某些時候甚至和創業公司的成功成反比。認識一位朋友,很有意思。他說,靳巖,我總結了一個創業公司提升3倍效率的公式。我聽了聽,感覺還挺那么回事的。至少很有意思,懂的人可以參考,不理解的人可以博得一笑:
“假設公司原來有50人,效率低,老是感覺人手不夠。各個部門的老大老是吵著要招人。送走1/3不合適的,包括部門老大,效率立刻提高了1倍。間隔1-2個月,堅決砍掉不 核心的業務,讓公司集中在一件 核心的事情上,效率再次提高一倍。經過一段時間,有人跟不上公司發展的節奏,再送走1/3掉隊的,效率再提高1倍。33人*(1-1/3)=22人至此,顯性薪水不變。人數從50人減少到22人。效率提高到400%。”
很多人都習慣性去想:如果我們沒有50個人,我們的創業如何成功?如果沒有一個人數多的團隊,事情怎么能夠做完?
親們,不管是不是創業公司,不管在哪里做事情,永遠都有做不完的事情。關鍵在于如何做起事情。
在我們的潛意識里邊,如果這件事情沒有排上優先級,那就說明這事不重要。更直白地說,這件事可以不做,甚至是不值得做。
那為什么還要安排很多人去做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