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自美元完全抹去美國大選后取得的漲幅以來,歐洲和日本基準股指的走勢落后于標準普爾500指數,今年春季歐洲和日本股市的漲幅在全球范圍內居前。
現在,由于美元的意外貶值顛覆了更加樂觀的預期,分析師紛紛下調上述地區的企業利潤預期。
報道稱,今年迄今,ICE美元指數下跌8.7%,美元對歐元下跌10.4%,對英鎊下跌6%,對日元下跌5.5%,海外股市已經反映了這一趨勢。
盡管全球經濟正在走強,但是以本幣計算,自5月22日美元回落至大選前水平以來,歐洲斯托克600指數下跌了3.3%,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1.4%。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則上漲了3.1%。
報道認為,銷售額高度依賴海外市場的出口導向型企業在外匯波動中首當其沖。這類企業在海外股指中占較大權重。如果一家歐洲公司或日本公司賺取的收入以美元為主,那么美元走軟對其以歐元或日元計價的利潤來說是個壞消息。
可以肯定的是,雖然面臨不利的匯率風險,但國際股市仍可能受到良好的支撐,因為本地經濟走強會幫助提振企業利潤,相對于美國股票,當地股票的估值顯得更具有吸引力。
在發達經濟體之外,一些國家的股市,尤其是新興市場股市也有可能從美元貶值中受益。
Mediolanum資產管理公司投資主管高塔姆·巴特拉表示,一旦美元開始上漲,俄羅斯、巴西、南非這些對大宗商品敏感的國家通常會首當其沖,因為這些國家的外部債務是以美元計價的, 而當美元貶值時,這些國家就可以松一口氣。
另據彭博報道,經過兩年押注人民幣貶值,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興趣正在增長。賣出美元、買進人民幣的交易帶來了過去三個月以來亞洲最高的夏普比率。
彭博社認為,這種大逆轉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中國央行,是政策調整、更高利率和美元適時下跌的共同作用結果。
彭博社指出,人民幣需求的增長預示該貨幣將進一步升值和更快的資本流入,也促使美銀美林和巴克萊等機構調高了年末人民幣匯價預測。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