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港股定價權的討論,事實上早在今年初就已經提出了。
今年初,伴隨美圖公司進入港股通標的,其股價開始快速拉升,甚至市場上有“小騰訊”之稱,然而對立的聲音也不少,諸如:變現能力單一,上市時仍虧損等等。
伴隨著美圖公司股價的飆升,內地資金奪取港股定價權的聲音也甚囂塵上。從券商的觀點看,仍舊是兩極分化。東興證券給予美圖公司強烈推薦評級,美銀美林則給出中性評級,瑞信證券更是給予“跑輸大市”評級。
東興證券表示,美圖公司的活躍用戶基礎強大,通過多條變現途徑的推動,公司的主營業收入將迎來高速增長,2018年有望扭虧轉盈。首次給予公司“強烈推薦”評級。
瑞信證券指出,美圖公司自上市以來股價急升,主要受產品革新及南下資金推動,雖然2016年下半年業績堅實,但估值己高,6月中禁售期將至,對股價會是主要威脅。
從美圖公司的股價來看,雖然股價一度上漲至23.05港元,然后目前股價僅9.25港元,幾乎可以說股價從哪里起步又回到了哪里。
獲取定價權任重而道遠
滬深港通開通以來,已經有4532億元的資金流入了港股市場,雖然看似資金量足夠大,但是截至今年3月底,港股市場的總市值為23.83萬億元人民幣,內資所占整個港股市場市值比例僅為1.9%。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整體上看內資的比例還不夠高,但是在一些個股上,還是占據了很大的比重。
而對于內資奪取港股定價權,興業證券全球首席分析師張憶東就曾對每經投資寶表示過:“港股定價權的爭奪戰是一個漫長過程,不會一蹴而就。但一定不是港股的A股化,而是融合。香港是一個開放市場,是機構主導、盈利驅動、價值投資。”
另外他還指出,由于外資研究的不夠深入和偏見,一些過度低估且內資更熟悉的公司,內資券商就能夠挖掘出它的盈利能力和價值的重估。此外他還特別指出,獲得定價權不是有錢了就亂來,但是從資本實力看,目前仍是外資占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