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1月30日訊:早盤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隨后股指下探回升。創業板指由綠翻紅,滬指、深成指跌幅逐步收窄。受到業績地雷繼續發酵的影響,市場全線低開。一波殺跌之后,軍工、鐵礦石、芯片等板塊拉升給指數帶來積極影響,市場恐慌情緒得到修復。
截止發稿,三大股指全部翻紅,上證指數報2596.65點,漲0.09%;深成指報7568.75點,漲0.23%;創業板指報1245.01點,漲0.11%。盤面上看,航天航空、工業互聯網、民航機場等板塊漲幅居前。業績“爆雷”個股集體大跌,奧馬電器、天潤數娛、銀河電子、大洋電機、達華智能、飛馬國際等多股跌停。
近期外資持續流入
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外資青睞哪些個股?
你該怎么辦?
華夏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基金經理榮膺
為您一一解讀

外資持有A股占比大有提升空間
2018年應該是一個外資流入的大年份,北向資金累計流入2942億元,但是2019年開年1個月不到,外資流入金額已經接近1/6,的確是個加速流入的態勢。
外資目前持有的A股占總股本比例在3%左右,在自由流通股本比例接近6%,其中陸股通占4.32%,QFII占1.5%左右。韓國、日本是屬于典型的對外資開放后外資持股比例逐漸上升的,經歷了多年進程之后目前分別穩定在16%-30%這個區間,和這些市場相比,外資持有A股的占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QFII額度擴容為境外資金進入做好充分準備
前幾年1500億美元額度目前使用的部分在1000億美元左右,額度使用率近七成,QFII的擴容主要是為后續各大指數對A股、中國債券的納入做好制度保障,留出預備空間,以順應外資流入的大趨勢。去年6月1日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正式生效,借道滬股通、深股通的北上資金在去年5月當月凈買入達到508億元創歷史最高紀錄,A股第一次見證了“納入效應”。
MSCI將在2019年2月28日前公告是否將A股納入比例由5%提高至20%、是否納入創業板成分股、是否將納入部分加入中盤股等決定,目前相關議題實際上還是未知數。如果還是目前MSCI中國A股大盤股部分納入比例從5%提高至20%,僅MSCI背后的跟蹤資產可能就會吸引660億美元的新增資金流入,這相當于過去幾年所有陸股通股票的流入之和。當然從第一年MSCI納入A股的效果來看,實際流入的資金要遠超于這類估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