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開發了比日本先進的微球制造技術,但由于國產原料質量及不銹鋼性能問題,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解決這些基礎原料差的問題,才最終實現間隔物微球產業化。產業鏈互補,這是現實。日本企業在能源、農業、高技術等方面已有大規模布局。跟上世紀80年代中低端制造業產業鏈重構不同,隨著中國內需市場的擴大,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設廠,是為了直接切入中國的消費市場。
第三,中日各有優勢,如果形成合力,到第三方市場發展,會形成指數級增長。這將是對全球經濟的重大貢獻。10月2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中日兩國經濟互補性比較強,目前,中日雙方政府和企業均表現出較強的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意愿。中國在裝備制造、人力資源等方面成本優勢明顯,企業決策的速度快,融資渠道相對豐富,日本企業在技術、品牌、營銷網絡、工程管理等方面相對較強。雙方可在第三方市場開展交通物流、能源環保、地區開發、產業升級等多方面的務實合作。
聯想到10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訪華前一刻,在羽田機場發了一條推特,說:“羽田機場的藍天。已經有七年沒正式訪問中國了。雖然存在著種種的問題,但也正因此,首腦們才更應該敞開心扉,坦率地講出心聲。借此次機會,我想把日中關系推進到新的階段?!?span style="text-indent:2em;">這不是客套,他帶來的企業家數量可以印證。發展第三方市場,解決資金、資源、制造、管理、就業等問題,對沿線各國極其有利。中日民營企業最早年內在泰國啟動智慧城市的開發。
第四,東北亞自貿區是否有可能成型?在訪華前的施政演說中,安倍晉三說,日中兩國“對地區和平與繁榮有重大責任”,關于自由貿易,安倍強調早日談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將與包括中國、印度等亞洲各國合作,進一步發展自由公平的國際經濟秩序”。各方早就提出了中日韓自貿區建議,將東北亞經濟圈整合成一體。2002年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峰會上提出建議,2012年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邊召開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中日韓三國經貿部長舉行會晤,宣布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
這一自貿區人口超過15億,經濟規模超過15萬億美元,經濟總量占世界的21.9%、占亞洲的約七成、外匯儲備占世界的47%。不要提亞元,只要成立自貿區,三方在資金、外匯、關稅等各方面提供合作,那就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在你的努力下,老天關上一扇窗,一定會打開一道門。
第五,中日2000億貨幣互換,極其重要的信號。
中國央行宣布兩項與日本的重要合作:一,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與日本銀行簽署了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二,央行與日本銀行簽署了在日本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貨幣互換規模,較5年前的互換協議擴大10倍之多。貨幣互換是各國之間的協作體系,為了保持金融和經濟穩定。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各國央行更是大規模進行貨幣互換。
早在2002年,兩國就簽署過中日貨幣互換協議。貨幣互換的規模,顯示了中日合作的進度,這是非常大的事,兩國在貨幣協作方面站到了一起。人民幣清算則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向前邁進了一小步。接下來,預計日本的經濟政策是,貨幣寬松,提升消費稅,穩定增長。10月25日,日本央行副總裁若田部昌澄表示,試圖用收緊貨幣政策來戳破資產泡沫,可能會讓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日元作為避險貨幣,匯率維持穩定,但日本債券收益率可能上升,明年10月1號,消費稅將上漲至10%,日本政府必須對沖這一風險。所以,諸位,這是一個大利好,東北亞值得重點關注,投資者,準備下場吧。
葉檀財經最新文章,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