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最新觀點,總的來看,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但近期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尤其要防范內外需因素疊加可能導致的快速下滑。中美經貿摩擦、規范地方政府融資行為、金融去杠桿、房地產調控、棚改貨幣化比例降低,對經濟增速影響在下半年會有所顯現。對此,應做好政策預調微調,既要防止貨幣放水重走刺激老路,也要體現結構性改革要求。
財政政策大有可為。一是加快推進財稅改革。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推進預算公開、透明,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地方債務尤其是隱性債務要摸清底數并堅決不兜底,打破剛兌預期。二是聚焦減稅降費,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市場主體稅費負擔,進一步推進個人所得稅制改革,加快推進消費稅改革,加快房地產稅立法,提高資源稅率。三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優質公共服務供給。有產業與人口導入的地區要加大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在補齊民生短板領域的投資。四是創新政府投資方式,通過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等方式撬動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項目建設。對屬于競爭性領域的產業,可由直接支持具體項目改為設立投資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應堅持結構性導向,“精準滴灌”,不搞“大水漫灌”強刺激,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在調整經濟結構中的積極作用。
金融政策則應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從“一刀切”式收緊轉向結構性有松有緊,支持合法合規業務正常運行,支持民營、小微等實體企業融資,使經濟薄弱環節得到更多的信貸支持。
繼續堅持房地產調控不放松,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同時努力促進供求平衡,盡快從短期調控政策過渡到長效機制建設,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任澤平最新觀點,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