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控制好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十九大報告第一次提出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的雙觀點,提了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是雙支撐點。貨幣政策怎么控制已經定下來了,從寬松的貨幣政策轉向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是貨幣政策目前的趨勢。我們國家已經寬松了二十年,1997年開始是寬松的貨幣政策,現在已經差不多20年,導致貨幣發行量太大,你們在座的知道2002年我們的貨幣供應量只有16萬億,現在到了165萬億,翻了差不多10倍。這么多貨幣生產出來,再繼續寬松下去,總有一天自己會把自己搞出金融風險出來。全世界都有一個評價指標,這個國家貨幣印多了還是沒有印多,一個重要的指標是貨幣供應量與GDP的比例,用這個辦法來判斷。
為什么呢?貨幣供應量等于生產貨幣的總量,GDP等于生產財富的總量。生產貨幣不是目的,生產財富才是目的,用這個目的來判斷貨幣發行多還是少了。我們現在百分之兩百以上。我研究過美國的貨幣歷史,美國從來沒有超過百分之百,當要超過的時候就自動回落,而我們到了百分之兩百,這個就是錢發多了,貨幣多了。貨幣如果繼續這樣多下去,總有一天會引爆金融風險。
手里的貨幣怎么能夠保值?保值從理論上只有兩種辦法,一個辦法是賺錢的速度超過印錢的速度;二是該消費就消費,該投資就投資。投資上,我能不能買黃金?人類社會金本位可以買黃金,但是現在不是金本位。1971年尼克松總統宣布黃金和美元脫鉤,等于全世界的貨幣都和黃金脫鉤,人們進入了信用本位時代,黃金已經不是貨幣,充其量是一種投資品,而且是風險最高的投資品。為什么?黃金是天生做貨幣的,一旦不做貨幣就沒有什么太大使用價值。
反映貨幣政策的重要指標就是貨幣供應量和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過去貨幣增長速度是兩位數以上,今年6月份開始降到一位數了。10月底,貨幣總量165萬億,增長速度是8.8%,新發貨幣的速度往下降,這是貨幣真轉型了。
一轉型問題就出來了,過去一直寬松,現在是穩健,那就相對是緊了。今年二三月份就顯示資金慌,因為沒有錢了,資金緊張。到了五月份都喊資金緊張,五月份要求松動貨幣政策,聲音很強大,要求松動。結果,六月份大家都等,因為有兩個論壇,我們國家有兩個反映后半年的貨幣走勢的,一個是上海陸家嘴金融論壇,一個是北京的金融論壇,來了不緊不松的政策。7月開全國金融會議,這種會議五年開一次,一開管五年,提出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這一下信號釋放了,得自己調整自己了,才出現大量賣資產,才提出輕資產的目標。為什么?這種高負債、高增長的模式只有寬松的貨幣才能實行,在寬松貨幣政策的條件下企業實現高增長、高負債可以,一旦轉向穩健了不可行,所以才出現大量的企業拋售資產,因為知道沒辦法再做,國家堅定不移的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種高負債高增長已經維系不了了,不再因為你有問題松動,因為害怕再松動下去就要出問題,所以大家注意貨幣政策。
我估計明年將繼續穩健,因此,資金緊張的情況還會延續的,資金慌還會存在的,因為這是一個適應過程,一下寬松一下緊就是緊。這個問題上大家是要千萬注意的,我的判斷絕不會轉向松動和寬松的貨幣政策,要從這個思路考慮發展的思路才行。
另外一個是宏觀審慎政策。這個政策是第一次寫進黨的政治報告里面,好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宏觀審慎是講什么呢?是講人類社會的金融風險經常出現在兩種情況下,一個是順周期,當順周期的時候人們都不顧及風險,認為未來很好,都會盲目擴張,盲目負債,結果留下了爆發金融風險的可能。順周期的時候,恰恰是金融風險積累的時期,中國順周期四十年了了,誰都不會考慮風險,都在不斷的盲目擴張、盲目負債,所以,宏觀審慎干什么?給所有的行業和企業進入控制的辦法,就是資本金比例。銀行最低不能到8%,你可以擴大信貸規模,但是,這一條得守住,這一條守住了就不會出現什么問題,這叫把你控制住了,別帶來風險。
最近我看到了一家農商銀行法律訴訟的問題,錢收不回來超過資本金,這個銀行一定是破產的。我發現農商很問題很大,都是盲目擴張,誰也沒有風險意識,明年開始制定一些東西,約束你的秤砣一樣,就是資本金比例決定的。銀行可以無限度擴大規模,但是,資本金比例不能低于8%。這個政策干什么?在順周期的時候,給所有人設計一個積累這個風險的控制辦法,這是宏觀審慎做的事情。
另外一個金融風險容易爆發什么呢?是一個市場生病了會傳給別人,傳染病。比如說房地產市場出現問題了會傳染給銀行,傳染給實業,這種容易引發風險。怎么辦?明年做一件事,把各種市場割斷,不讓你產生生病了傳給別人。像房地產市場,房子抵押和房地產抵押都有新規定。房子這么高的抵押一旦發病就把病傳給別人了,明年就有界定,房子價格抵押未來有嚴格的界定的,不是雙方商定一平米多少錢抵押,對不起,要從風險爆發的價格算起來抵押。擔心房地產出現問題傳染別人。
再有資本市場出現了問題傳給地產或者是別的,比如說股權質押現在很多上市公司股權都抵押給了別人,這個怎么行啊?一旦資本市場出現問題,股價市場大跌,把所有人拉進去股權質押問題是要注意的問題。這是宏觀審慎做的事情。所以,預計明年會出不少新規,就是防止你出了問題把別人傳染了,把你割斷,這是宏觀審慎要解決的問題。大家注意,這一次把貨幣政策、宏觀政策寫入政治報告叫雙支撐點,這是第一層,也是決策者對防范金融風險的高度認識,害怕它出現問題。控制好貨幣政策和審慎政策防止爆發金融風險。
總體來講,目前討論到的就是這五條,我想中國從這五條認真對待的話,中國爆發金融風險的可能性不太大,我只要清醒和認識了就好辦,應該是可以控制住。金融風險最害怕的是忽視了它,所以就有灰犀牛事件和黑天鵝事件,所以,提前預防要好,叫預案。這五條是防范金融風險最主要的做法,來保證金融風險不爆發,所以十九大下了死命令是絕不能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所以,這五個方面要全力以赴的防御。
現在討論第三個問題,就是金融監管體制的變革。這個問題大家知道,要成立一個新的機構是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這個國務院金融委員會是副國級機構,這個是一個副國級的機構來統籌一行三會(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協調對整個金融的監管。為什么這樣干呢?因為我們國家的監管是按照分業監管的,銀監會管銀行、證監會管上市公司,保監會管保險公司,分業監管的。現在已經混業經營了,像平安集團有很多牌照怎么監管?要監管業務和資金流向來,就必須有一個機構來協調一行三會,就是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來完成對整個金融的監管,防止爆發金融風險。
第三個問題就是組織上的調整,就是成立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而且副總理兼任這個主任,來協調一行三會,對整個的經濟運行監管,保證不出現問題。這個是現代金融討論的金融監管體制大的變革問題。十九大報告里面提出來,十九大之后成立好幾個新的組織,一個組織是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它來協調金融監管。這就是現代金融的第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