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學文表示,首先,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金融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集約式發展的新路子,探索一條人口密集地區區域優化開發的新模式,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形成京津冀城市群和增長極,解決首都大城市病,實現可持續發展。
霍學文還介紹了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三地建立的工作機制。
1、建立了多層級的協同推進機制。人民銀行建立了金融管理部門之間的三地協同機制,今年已經開過兩次會議,解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重要政策問題。京津、京冀也分別簽署了《金融合作協議》,定期就金融協同發展進行溝通研討。京津冀三地《金融合作協議》目前已經進入征求意見和最后簽署階段。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銀行(601288,股吧)等金融機構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分別與三地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和備忘錄。工商銀行(601398,股吧)、農業銀行、中國銀行(601988,股吧)等大型金融機構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分別在總行層面建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領導小組和工作機制,有的銀行建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事業部,負責推動全行層面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而且金融機構的協同發展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機制上,更是擴展到項目上,已經在京津冀三地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產業結構調整,新興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
2、突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截止到今年6月末,北京市轄內中資機構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表內外融資余額已經達到了6766億,涉及融資項目677個,支持了城市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非首都功能疏解等重點領域,助推了城市副中心、新機場、冬奧會、環球影城等關鍵項目,切實發揮了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同時,也積極開拓公司可轉換債券,資產證券化等直接融資工具,在重要領域、重點項目上廣泛應用。北京地區吸收保險資金通過債權投資計劃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資金已經達到1265億。北京到天津,北京到河北,包括到雄安都有高鐵,京津冀城市一體化,交通先行、產業先行、環境先行也在金融的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3、形成了一批金融創新的服務模式。金融機構、金融產品,以及到金融市場,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體現在具體的金融服務模式上,目前已經探索了信貸、信托、基金等不同的發展模式,成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投資基金、京津冀城際鐵路發展基金、曹妃甸投資基金等不同的基金品種。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拓展京津冀通關一體化服務,發揮報關即時通這樣一種通關一體化電子保函業務,今年已經先后為39家企業提供了稅款保函業務。華夏銀行(600015,股吧)自2014年開始推出了京津冀協同卡,在三地可享受同城待遇。北京銀行(601169,股吧)社保卡、交通一卡通等已經在京津冀地區實現互通互認,通存通兌。除了這些大銀行以外,北京農村商業銀行與天津農村商業銀行、河北省農村信用社也開始了廣泛的合作,農信通卡已經在三地客戶之間實現了網點、ATM機辦理跨區域存款、取款業務,這一點大大豐富了普惠金融的內容。
4、建立了區域金融風險聯防聯控機制。霍學文稱,“有人說北京管得緊我去天津行不行,天津管得緊,我去河北行不行?今天我正是在這里,告訴這些搞非法金融活動、搞非法集資的人,你們打消這個念想,想在北京、天津、河北搞非法集資的,今天三地的金融局、金融辦主任都在場,已經不可能了”,他進一步表示,“我們建立了監測預警機制,你一上網,我們就已經監測到了。我們三地建立了打非協作機制,這個打非不僅僅是政府之間、金融局之間的合作,三地的公檢法也在加強合作。(原標題:霍學文:建議允許金融機構在京津冀跨區域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