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盡管當下鋰電池十分火爆,但不少新能源汽車產業界人士認為氫燃料電池才是真正環保的新能源材料。天能集團技術中心總監侯國友認為:“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具備可行性,未來如果鋰電池不能解決退役電池的回收問題、鋰電池的安全性問題,那么未來3到5年,氫燃料電池會和鋰電池一爭高下,很可能取代鋰電池。”
北京氫璞創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洵對記者表示:“燃料電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和鋰電池補貼退坡機制相比,政府對燃料電池的補貼支持沒有改變。二是技術產業基礎不錯,且新能源汽車被長期看好。三是燃料電池續航里程是鋰電池的2倍,在廣大北方地區低溫適應性好,全生命周期回收也不錯。鋰電池充電時間長,燃料電池快捷方便。”
放眼國外市場,其實早在2015年豐田的氫燃料電池轎車就已率先上市,本田也在同一時間推出過氫能源燃料電池車。直到今年,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再一次回歸大眾視野,如豐田、本田和日產宣布達成協議,與能源公司聯手推動日本加氫站的建設。通用、本田宣布合資的燃料電池系統制造公司進入實質運作階段。
車企巨頭再次卷起袖口,國內企業也沒閑置。如今年上半年,雄韜股份參股公司氫璞創能與國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燃料電池電堆購銷協議,約定由氫璞創能向國達氫出具授權書,由國達氫在中國區域內銷售氫璞創能的燃料電池電堆產品。
據悉,雄韜股份目前已經完成燃料電池UPS在印度通信基站的安裝和調試;同時已經完成燃料電池混動力樣車的設計和總裝,現處于樣車的技術方案驗證、定型測試和可靠性試驗階段。此外,在廢鋁制氫方面,已經完成立項工作,現處于鋁制氫與燃料電池系統的技術對接及調試測試階段。
歐陽洵表示,由于目前成本相對較高、基礎配套設施不到位、研發周期較長等原因,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時機未到。目前燃料電池主要用在公交物流車班車等領域,轎車隨后也會跟上,預計到2019年數量會翻一番,超過1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