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記者6日從國土部獲悉,為統籌城市地上、地下建設,加強城市地質調查,發揮地質工作在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優勢,國土部制定《關于加強城市地質工作的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分類推進城市地質調查,建設城市地質大數據共享平臺,實行地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激勵政策,積極推進地熱和淺層地溫能的合理開發利用,健全地下水污染和土地質量監測體系。
意見提出,目標到2020年,完成城市地質調查示范,基本形成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地質工作體系,基本建立城市地質資源環境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制度體系,探索形成城市地下空間資源系統化、產業化、綠色化開發利用模式。到2025年,實現地級以上城市地質工作全覆蓋,建立系統完備的地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制度,基本構建地質工作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地質工作服務保障更加有力,創新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意見全文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新型城鎮化目標任務,全面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拓展地質工作領域,創新技術、產品和服務,補齊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的地質工作短板,拓展城鎮化發展新空間,開辟城鎮化建設新資源,構建城市資源環境安全新體系,推動新型城鎮化綠色、低碳、循環、安全、集約、智慧發展。
(二)總體目標。到2020年,完成城市地質調查示范,基本形成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地質工作體系,基本建立城市地質資源環境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制度體系,探索形成城市地下空間資源系統化、產業化、綠色化開發利用模式。到2025年,實現地級以上城市地質工作全覆蓋,建立系統完備的地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制度,基本構建地質工作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地質工作服務保障更加有力,創新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二、全面加強城市地質基礎工作
(三)創新城市地質工作理念技術方法。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強化大資源、大環境、大數據理念,建立城市地質調查標準體系,對城市地質資源、環境、空間、權屬等 進行全面調查,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加強多參數多目標綜合調查、動態監測和地下空間、資源產業化開發示范,提升地質工作服務能力和水平。
(四)分類推進城市地質調查。開展省會城市和大城市多要素地質調查,構建三維地質結構模型、資源環境監測預警網絡、地質信息決策支撐平臺,形成地質標準化服務產品體系。開展城鎮群基礎性綜合地質填圖,全面摸清區域資源環境和災害等重大問題,緊密圍繞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綜合評價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空間開發適宜性,支撐城鎮群空間規劃、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引導發展特色優質產業,促進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合理布局。
(五)建設城市地質大數據共享平臺。健全完善地下感知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按照誰利用誰監測、開發監測同步的原則,落實地下空間開發主體監測義務,加強對溫度、應力、變形等地下資源環境狀態和設施安全的監測。創新信息資料匯交共享和動態更新機制,開展地質資料專題服務和定制服務,推進地質調查、工程勘察、地質環境監測、重大工程運營監測等地質資料的統一匯交管理。做好試點示范,改革地質資料管理制度,推動地質資料管理向市縣延伸。以城市為單元,在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框架下,建設城市地下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推進地下空間資源信息與基礎地理、遙感、土地、地質礦產、地質環境、不動產、規劃管理等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并與國土資源管理主流程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