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WTO規則是一種開放的全球主義,在現有規則下,中國成了全球化的最大贏家。危機之后,西方國家基于政治戰略考慮,轉向了區域貿易安排。
奧巴馬時代,美國憑借自身優勢尋求“多哈回合”之外的主導平臺,積極推進全球21世紀“T三角”(即TPP、TTIP和TISA)。企圖以整體的區域主義架空世貿組織(WTO)和亞太經合組織(APEC),重新掌握全球地緣政治優勢。美國大選改變了TPP的命運,唐納德·特朗普當選,退出TPP。他認為,TPP承載了太多的意識形態因素,嚴重拖累了美國經濟并侵蝕了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美國退出TPP將制造真空地帶,對于中國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白顗摹钡氖?,特朗普將對中國采取更加嚴厲的貿易保護主義,甚至打貿易戰?!白詈谩钡氖?,美國部分退縮全球治理角色(如退出《巴黎協定》),給中國積極主動參與世界經濟治理帶來了新的機遇。
那么未來,“21世紀全球經濟規則”會走向何方?整體的區域主義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有三個對全球化有影響力的超大型區域集團聯盟平臺正在形成。
一是以東盟為中心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RCEP是由東盟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6國共同推進與締結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RCEP規則有利于完善東亞生產網絡和本區域參與全球價值鏈。但是,RCEP建立于開放水平差異較大的五個“10+1”自貿區基礎之上,這些自貿協議縱橫交錯,協調成本高,這也是很多加入RCEP的經濟體,同時也參與其他自貿區談判的重要原因。由于美國缺席,再加上協調成本高,RCEP成為“21世紀全球經濟規則”的替代方案的可能性尚待觀察。
二是中美共同參與的亞太自貿區(FTAAP)。書寫“21世紀全球經濟規則”,離不開中美的共同參與。從地域看,FTAAP包括TPP全體成員國和RCEP12個成員國;從條款上看,FTAAP比TPP更具包容性和適用性;從價值鏈看,FTAAP充分體現了“貿易—投資—服務—知識產權紐帶”全球完整供應鏈,中美利益能得到充分體現。據彼得森經濟研究所Pet r i等研究人員的分析,對中國而言,FTAAP所帶來的收益是RCEP的2.7倍,對美國而言,FTAAP帶來的收益是TPP的2.5倍。FTAAP非常符合中美兩國共同利益,如果中美之間能達成高水平的BIT和BITT,意味著FTAAP將成為后“TPP時期”全球化的最佳平臺。
三是中國與多個國家雙多邊機制,即“一帶一路”。當今世界正面臨著二戰以來最大范圍的全球化進程逆轉的風險。逆全球化,意味著再全球化。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一帶一路”不僅是中國爭取國際話語權的平臺,也是歐亞大市場形成的紐帶。“一帶一路”所覆蓋的地區,基本上都是“斷層國家”,是西方秩序最難有效落實的地方?!耙粠б宦贰奔饶軓浹a“斷層國家”秩序重建的短板,又能突破西方“排他性”貿易新規則對中國的排擠。它不僅要解決單一國家的發展問題,實現中國百年復興之夢,更要解決全球性的發展問題,實現人類文明的復興之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