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6訊 2016年在經濟仍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國的碳排放持續下降。按照該團隊的估計,2015年中國能源相關的碳排放下降0.6%,這一結論與國際能源署和美國能源部所得結論類似。報告指出,2016年能源相關的碳排放進一步下降,這意味著中國的低碳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呈現出碳排放與經濟發展脫鉤的基本特征。
“十二五”時期是中國低碳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轉折點。在此期間,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能源領域發生重大變革,煤炭消費量達到峰值。按照實物量和熱值計算,中國煤炭消費量分別在2013年和2014年達到峰值。報告研究數據顯示,“十二五”時期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領域的投資持續增加,五年間分別達到3618美元和3248億美元,約為“十一五”時期的2.7倍。
報告提出,“十三五”時期,政策間協調的重要性凸顯,急需用低碳政策作為引領,優化現有政策體系;傳統的行政手段帶來的減排潛力已經在降低,需進一步探索引入市場機制進行政策創新。因此,將于2017年底啟動的全國碳市場備受關注。碳市場啟動初期,擬納入八個行業,只納入CO2一種氣體,同時納入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配額總量自下而上確定,以免費分配為主,此外也將綜合采用獎懲結合的手段促進履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