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為您帶來最新的金融資訊。
以新能源、信息技術和消費品為中心的三大主線,其領先股群已逐漸轉成主升期。雖然相對的指數因為權重藍籌股的原因而固步自封,但整體趨勢正在逐漸上升。
本周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英國脫歐公投,不管結果如何,對當前市場運行都不會帶來明顯沖擊。原因很簡單,本輪行情運行至今,市場已形成內在上漲動力,核心投資主線也已進入良好的復制擴散期。
行情核心就是新技術商業化,這與上一輪行情相比形成顯著區別。上一輪行情側重于新技術概念本身,一項新技術被市場認知就可以推動一輪行情,即使最后集結于“互聯網+”這一經營模式創新,也始終缺乏盈利或現金流的支撐。這一輪行情的投資思維,從新技術向新技術商業化、產業化轉移,這也是對“制造業+”或者是對“中國制造2025”的塑造或預期,投資標的體現為訂單、盈利或現金流,像鋰電材料、OLED和白酒等。換言之,從企業角度看,這一輪行情已逐步體現盈利驅動特征。伴隨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取得成效,這種盈利拐點覆蓋面就會不斷擴散,從而支撐行情不斷升級。
盈利增長拐點最明確的就是鋰電材料及鋰電生產設備股,直接驅動力除了電動汽車(物流車及特種用車為爆發點),近期又增加儲能技術商業化的支撐。動力汽車此前講了很多,這里說說儲能商業化。儲能技術早已有之,但儲能產業化始終未形成,近期電儲能參與“三北”地區電力輔助服務補償機制試點,標志著儲能產業商業化的行業大拐點已形成。現階段儲能技術最成熟的就是電池儲能(含鉛炭電池、鋰電池、氫電池),還有電容器儲能(超級電容)等,關聯品種包括南都電源(300068)、智光電氣(002169)、彩虹精化(002256)、江海股份(002484)、欣旺達(300207)等。顯然,儲能產業化將進一步支撐電池材料及設備的景氣提升。繼天齊鋰業(002466)、多氟多(002407)、贛鋒鋰業(002460)、天賜材料(002709)、當升科技(300073)等最上游電池材料價格上漲之后,鋰電設備企業的訂單需求也開始激增,材料及設備股像科恒股份(300340)、金杯電工(002533)、澳洋順昌(002245)、納川股份(300198)、華中數控(300161)、新倫科技、華友鈷業(603799)、贏合科技(300457)和鵬輝能源(300438)等,因這些股票市值普遍較小,股價持續飆升或成必然。隨著市值200億以上的杉杉股份(600884)、勝利精密(002426)等品種走勢轉強,我們預期新能源產業鏈將整體轉入主升期。
緊跟其后就是汽車電子、智能手機所驅動的半導體、OLED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硬件產業鏈。直接驅動因子,一是智能手機醞釀硬件升級換代,包括OLED、3D玻璃蓋板、雙攝像頭等的使用,另一個就是VR、汽車等智能終端的推出。最上游的芯片企業訂單持續上升,特別是GPU(圖形處理器)、OLED,推動半導體巨頭英偉達(NVDA)、超微半導體(AMD)、應用物料(AMAT)等股價出現逆轉。上周四、五,AMD股價分別大幅上漲7.4%、10.7%,股價運行趨勢也突破了過去6年的下降壓力線,反轉特征明顯。對應的A股投資標的,也與新能源產業鏈的強弱次序類似,領先股都集中于上游領域,半導體中間體及設備類的品種最強,像七星電子(002371)、萬潤股份(002643)、中穎電子(300327)、太極實業(600667)、揚杰科技(300373)、長電科技(600584)、通富微電(002156)等。與此同時,與語音交互聲學產業鏈有關的智能設備也處于逆轉狀態,像國光電器(002045)、和而泰(002402)、漫步者(002351)、歌爾股份、科大訊飛(002230)等。此外,A股所獨有的北斗及軍工電子,同樣已進入成長大拐點周期,可關注紫光國芯、大唐電信(600198)、振華科技(000733)、中航電測(300114)、振芯科技(300101)等。
目前,指數還只是陪襯。不過,領先股群的攻擊目標紛紛指向歷史新高,這樣的強勢效應會持續復制并逐漸傳輸至指數。因當前上證指數還處于大型空頭狀態,脈沖式上升有助于長期均線由發散狀態逐漸轉向聚攏,但指數脈沖式上攻時,反而要注意風險支配。
更多資訊詳見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