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名家 / 共贏 / 將軍 / 北斗 / 花生 / 裕宸 / 榮澤 / 江湖 > 成長股陷阱:你真的看透護城河了嗎?

成長股陷阱:你真的看透護城河了嗎?

2017-05-04 14:04? 來源:雪球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雪球

“多數人喜歡成長,但我喜歡門檻。成長是未來的,難預測;門檻是既成的,易把握。高門檻行業,新進入者難存活,因此行業供給受限,競爭有序,有利于企業盈利增長。低門檻行業,行業供給增長快,無序競爭,誰也賺不到錢。”

——高毅資產 邱國鷺

選股是投資的基石,沒有成功的選股就談不上成功的投資。但選股又大概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活兒了吧!既要對過去進行統計和總結,又要對未來發展有著清晰的展望。一位實業家只需要對自己所在行業把握透徹,但一位投資家卻需要對各行各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動態的了解。刪繁就簡,如何從紛雜的表象中去掌握事物的本質呢?有沒有一些簡便易行的標準或法則能夠普遍適用于選股呢?筆者在此簡要介紹一下選股的“等邊三角形法則”——估值、成長與護城河(如下圖所示),并結合具體的公司分析案例來進行闡述。

估值:長期投資的基礎

任何不談估值的投資都是耍流氓。霍華德·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提到:“買好的不如買得好。”再優秀的公司,如果買入成本過高,也難免要忍受長時間的去泡沫過程。我以A股市場上的招商銀行為例:

,從2007年到2016年這段時間里,招商銀行的凈利潤水平始終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從152.43億增長到620.81億,公司年化凈利潤增長率為16.88%,經營業績非常優秀。但如果在2007年買入招商銀行的話,當時公司股價為21.70元(2007年收盤價),截止到2016年公司收盤價為17.60元,長期投資招商銀行的投資者不僅沒有得到任何收益,反而仍然處于被套的尷尬局面。解釋這種股價和業績長期背離的秘密在于公司的估值。

2007年招商銀行市盈率達到20.86倍(以當年收盤價除以當年每股收益),此后市盈率長期處于10倍以下,甚至出現過4倍左右的極端估值。2005-2007年的牛市熱潮將招商銀行的估值抬得過高,以至于后來漫長的降估值過程抵消了公司盈利的增長,表現在股價上仍然沒有超越2007年的高點。可見公司估值的高低對中長期投資而言的意義有多么重大。

彼得·林奇曾經說過:“如果關于市盈率你只記得一條,那么就是永遠不買市盈率過高的股票。”這一原則放諸四海而皆準。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漂亮50”行情,一度將麥當勞、雅芳和寶麗來等藍籌股的估值抬高到50倍-70倍,在隨后的熊市里股價暴跌了65%以上,并不是說麥當勞等公司本身的經營出現了大問題,純粹是過高的估值難以維持。

成長:既要談增速也要看估值

成長是資本市場追逐的永恒主題,有不少投資者為了追求成長而放棄估值,他們當中有的人成功了,但大多數人還是失敗了,因為成長屬于未來的范疇,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例如上世紀90年代的四川長虹,2007年的蘇寧云商,以及2012年的洋河股份,這些股一度都被認為是成長的典范,能夠永遠保持一定的前進速度。但在洋品牌、電商崛起和行業產能過剩的沖擊下,公司的成長性被市場證偽,那些買在最高點的投資者至今難以解套。

不談估值只談成長無異于耍流氓。正如引言中邱國鷺所說的,成長是未來的,難以把握。如果要在估值和成長之間進行選擇,我寧愿首先選擇估值,低估值、高股息的公司本身就像一張債券,而且這張債券的收益率更高,天生附有看多期權。前些年被市場認為是成長典范的樂視網、網宿科技紛紛倒下,當成長性不再,高估值股將面臨慘烈的戴維斯雙殺。在保證估值的基礎上,然后追求適當的、確定性的成長才是具有安全邊際的做法。

護城河:動態的變化

除估值和成長以外,護城河才是筆者重點要說的。

有一派投資者非常機械地套用彼得·林奇的PEG理論,也即凈利潤增長速度大于市盈率的,他們便認為估值較低或合理,值得買進。比如一家公司的市盈率是30倍,而過去三年凈利增速平均為40%,便稱之為低估值、高成長。用這種方法進行選股的人,本質上是成長型投資,但他們只注意到過去的增速,而沒有注意到未來增長速度的保證。一家企業如何才能保證未來成長的確定性呢?如果未來的成長無法保證,過去的輝煌只能代表過去,不構成任何的當下買進理由。答案在于護城河(或壁壘)。

沒有護城河(壁壘)的成長同樣是在耍流氓。例如當年的光伏產業,起初整個行業增長非常快速,但隨著行業蛋糕越來越大,進入該行業的競爭者也越來越多,產能從供不應求發展到供大于求,導致企業之間打起了價格戰,最終每家企業分到的蛋糕都比過去小得多。手游行業也同樣如此,盡管手游行業的總體增長非常快,但市面上有上萬個手游app,許多手游企業都處于無利可圖的境地。

以國內CDN業務曾經的寡頭網宿科技為例:如下圖所示,國內CDN業務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從2010年以來保持50%左右的增長速度,行業發展勢頭非常良好。作為曾經的CDN業務寡頭,網宿科技從上市以來就受到投資者追捧,被認為是創業板的成長標桿。大幅增長的公司利潤攤低了估值水平,表面上看29倍的市盈率,結合過去三年74%的年化復合增長,簡直是最優秀的成長股。事實上不少的投資者都把網宿科技當成是低估值、高成長的典范。

但是公司發布了一份令人失望的2017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一季度盈利1.69億元至2.42億元,同比下滑0%-30%,終結了此前凈利潤持續攀升的態勢。公司對此解釋的主要原因是:國內CDN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價格明顯下降,從而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與此同時,公司股價從去年7月的高點76.50元一路下跌至45.57元,投資者愁云慘淡。

確實,單純從估值和成長來看,公司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標的,但投資者在此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因素:護城河(壁壘)。公司CDN業務的護城河(壁壘)何在?公司如何保證未來持續優秀的成長性?事實上,在互聯網領域是典型的“贏者通吃”,國內幾大互聯網巨頭,例如BAT等等早在2014年便已進軍CDN業務,依靠其綜合的技術優勢、強大的降價能力和廣泛的市場基礎,其他互聯網企業都面臨逐漸萎縮的市場份額。2015年5月,阿里云高調宣布“腰斬”CDN市場價格,殺傳統CDN廠商一個措手不及。此后,騰訊、百度以及一眾中小CDN企業紛紛跟進“降價”營銷,但作為行業龍頭的網宿并未跟進降價。

2016年,CDN市場出現普遍降價潮,過去一年里阿里云曾17次下調價格,核心云產品最高降幅達50%;騰訊云CDN降價25%,樂視云直接推出CDN免費服務等。在阿里云挑起的價格戰中,網宿科技所倚重的CDN業務蛋糕因為互聯網巨頭的介入而被分食搶奪,失去了護城河的網宿科技猶如一座毫無防守的空城,這才是導致股價暴跌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從2014年以后,網宿科技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但市場主流觀點依然認為能保持30%以上的增長,結果一份利潤下滑的業績預告猶如一錘砸懵了投資者。對于這樣一個競爭加劇、沒有護城河的行業,公司的成長是很難有保證的,正如彼得·林奇所言,他更青睞于穩定增長甚至是零增長行業中的成長股。很多人只簡單的學會了PEG,學會了低估值+高成長這樣一種粗放的數學比較,但忽視了從行業及企業的基本面出發,審度公司經營的護城河及壁壘。

總結

細心的朋友不難發現,上圖的等邊三角形以“護城河”為頂,似乎高高在上,比估值和成長更重要。誰說不是呢?估值也好,成長也罷,都能從過去的數據中挖掘出來,但唯有護城河這一項,卻需要深刻的基本面分析和敏銳的商業洞察能力。

當一個行業沒有進入壁壘(護城河)的時候,新進入行業的掘金者就會蠶食原有廠商的市場份額。改變行業的供求結構,最終影響到每一家企業的市場空間和成長能力,也難怪巴菲特將護城河看得如此重要。


標簽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