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出讓核心資產的原因,中植集團相關人士表示,是基于現實情況和有利于中融信托公司戰略轉型和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長遠考慮,中植集團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成為經緯紡機股東,也是積極響應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體表現。中植集團發表聲明稱,是公司近年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進行產融結合戰略轉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又一有力舉措。
同時,在此次交易完成后,在不考慮配套融資的情況下,中植集團將獲得經緯紡機29.88%的股份,成為僅次于紡織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對此,中植集團承諾,本次交易完成后,中植集團所持股權將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鎖定,中植集團永不謀求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
作為此次交易的資產端,中融信托則表示,將積極配合股東重組方案,交易進展及細節以公告為準。同時,中融信托表示,公司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家對金融工作的總要求,落實監管政策,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繼續深化轉型戰略、深化內部機制改革、提升主動管理能力。
南京一家中型信托資深投資經理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此次交易將利好中融信托未來發展,“中融從一個民營信托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央企控股的信托公司,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轉型、業務提升都是好事”。
同時,上述人士還認為,這對兩大股東經緯紡機和中植集團同樣有利:“經緯紡機成為實際控制中融信托的上市公司,對公司混改以及利用信托平臺支持實業提升業績都有很大的幫助?!?根據安信證券的研報統計,經緯紡機在收購中融信托后歸母利潤預計多增9億元,“此前公司已將中融信托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公司持有中融信托股份比例升至70%后,公司2017年歸母公司凈利潤預計將多增9億元,同比增幅由1.2倍左右升至2.8 倍左右”。
“對于中植集團,表面上看失去了中融信托這個"錢袋子",在資本市場上的能量將大幅削弱,但同時也成為了經緯紡機第二大股東,雖然沒有控制權類似于財務投資者,但仍可以獲得經緯紡機和中融信托的發展紅利,不失為一種安全的"退出"。”上述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利好轉型
據中融信托2017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顯示,中融信托2017年實現營收總收入65.3億元,同比略有下降,不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達27.39億元,同比增長4.1%,為業內第四。
根據2016年年報,中融信托合并管理資產8584.72億元,其中,自有資產256.51億元,信托資產6829.67億元,子公司受托管理資產1498.54億元。2017年12月15日,中融信托20億元增資完成,完成后注冊資本為120億元,將為中融信托持續圍繞“私募投行、資產管理、財富管理”轉型提供資金支持。
成立于1987年的中融信托公司,在行業近10年的黃金發展期完成了自身飛躍—從一家地方金融公司成長為一家業務覆蓋全國、風格成熟穩健的綜合金融服務提供者。據中融信托官網的信息顯示,中融信托前身為哈爾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經過重組后,2002年更名為中融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2008年總部遷至北京,2009年資產管理規模突破1000億元,2014年資金管理規模超過7000億元,資產規模位于信托公司前列。
在經緯紡機于2010年以12億元受讓中植集團持有的中融信托36%股權時,公司凈資產僅為5.66億元,此后,中融信托在短短數年間躋身信托“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