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業務分類的首次提出是在2016年的信托業年會上。這八大業務包括:債權信托、股權信托、標品信托、同業信托、財產信托、資產證券化信托、公益信托及事務信托。八大業務分類的提出,不僅可以為信托行業轉型升級指明方向,而且通過打造科學明確的業務體系也為監管部門基于風險的有效監管提供了保障,對于行業發展意義重大。
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陳進博士認為,八大業務試點對信托行業創新轉型的重要意義在于以下四方面:
第一,鼓勵信托回歸本源,促使行業在財產權信托、慈善信托、家族信托等本源業務上加強布局。
第二,支持信托公司探索創新的金融服務模式,在資產證券化、標品信托等方面開拓新的市場。
第三,對原有業務結構進行優化升級,從而有利于控制行業風險和項目風險,降低不良。
第四,業務邊界的清晰界定有利于控制企業經營成本,形成信托相比其他金融子行業的比較優勢,提升信托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可以預見,八大業務試點的推進將推動信托公司原有業務的升級和創新業務的加快拓展,從而推動整個信托行業業務結構出現積極變化。
百瑞信托試點工作推進順利
2017年4月,百瑞信托與安信信托、平安信托、中融信托等10家信托公司一起被選定為行業八大業務分類試點單位,在根據銀監會部署有序推進信托八大業務試點工作的同時,百瑞信托還作為牽頭單位承擔了協會課題《信托公司八大業務分類監管策略研究》的具體研究組織工作。
目前,以百瑞信托為代表的10家信托試點單位的工作均在有序進行。百瑞信托研發中心負責人高志杰表示,作為十大試點之一,百瑞信托已經根據“八大業務”分類標準對公司現有業務進行試分類,同時將各項創新類業務納入框架之內,盡可能做到對現有業務及未來預開展業務的全覆蓋。但是試點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明確,例如,家族財富管理信托如何進行分類更為妥當;股權附回購選擇權業務究竟應當納入股權信托、還是債權信托;標品信托的內涵和外延如何界定;財產權信托和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界限;穿透原則應如何適用等等。這也是《信托公司八大業務分類監管策略研究》課題研究的意義所在。例如,“百瑞仁愛映山紅慈善信托”和“百瑞仁愛甘霖慈善信托”,就可以歸口到公益類信托業務,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信托收益權資產證券化就可以歸口到資產證券化業務,“百瑞安鑫悅盈”和“百瑞安鑫擇時系列”可以歸口到標品信托業務,而房地產基金可以歸口到股權信托業務,等等。
同時,百瑞信托已經根據分類要求對相關信托業務的業務結構、交易特征、核心要素、風險特征等進行歸納總結,對前臺業務部門的設置、業務操作流程,對中后臺風險管控體系和保障支撐體系等各個方面進行總結與梳理,進行相應調整,并在不斷積累經驗的基礎上,積極與監管部門做好溝通和匯報,有序推進“八大業務”分類體系下的會計核算、監管統計、凈資本管理等一系列試點工作。
據了解,按照銀監會信托部的今年4月的規劃,如果試點工作開展順利,將有望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在全行業全面推行八大業務分類。獲取更多信托行情,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信托頻道。(原標題:十家信托公司聚首北京 探討信托八大業務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