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托公司主動管理能力的增強,股權投資的參與也會與之增加。不過,如果所挑選的股權價格下跌,信托公司則會出現較大的虧損。
投資上市公司股權,作為信托公司轉型的路徑之一,一方面是信托公司嘗試提升主動管理能力的體現,第二也是反映市場資產荒的狀態,第三有可能是部分信托公司增資后的一些嘗試。
敏感的信托資金,也透露出A股市場的冷暖變化。從信托公司新進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的表現看,非銀金融、醫藥生物、房地產業、化工制造等領域都是信托公司較為青睞的選擇。
信托公司去年持股變動情況也逐漸浮出水面,信托公司在上市公司股東中的身影越來越多的出現。其中,華寶信托、中江信托和重慶信托在去年的資本市場上表現較為積極。
目前已披露去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共有20家信托公司現身前十大。華寶信托過去幾年中頻繁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而隨著其所持股份的解禁,華寶信托成為流通股十大股東中的“常客”。而從行業上看,華寶信托選擇的行業也比較廣泛,非銀、藥業、房地產、電力等,涉及的行業面較多。
從目前已披露的去年年報來看,華寶信托現身7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東,為出現最頻繁的信托公司,這些上市公司分別為五洋科技、聯環藥業、陜國投A、節能風電、太龍藥業、蘇州高新和皖維高新。
相比較而言,隨著去產能化的推進,一些傳統行業價值被低估,出現價值洼地,信托公司也可能會將目光放到傳統行業上去。不過具體選擇什么行業要看各個信托公司的投資偏好,每個信托公司看中的行業并不一致。
僅去年二季度,華寶信托新進了五洋科技、皖維高新、蘇州高新、聯環藥業和北方國際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不過,其中有三家是因限售股解禁而進入,期間還進行了減持,華寶信托在去年二季度減持了皖維高新約700萬股股票,持股比例下降0.43%,減持了蘇州高新105萬股股票,持股比例下降了0.09%,減持了聯環藥業288.4萬股股票,持股比例下降了1.71%。
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共有7家信托公司新進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其中,表現最為積極的依然是華寶信托。去年四季度,華寶信托新進3家上市公司的前流通股東,包括陜國投A、節能風電和太龍藥業。
僅次于華寶信托的是中江信托和四川信托。去年四季度,中江信托新進3家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分別為橫店東磁、戴維醫療和神農基因;而四川信托新進2家,分別為浩物股份和錢江生化。
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看,信托公司新進流通股的股票中,選擇較為分散,沒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被兩家信托公司共同新進。
盡管有不少信托公司以自有資金或者信托計劃對已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不斷加碼,業內人士認為,信托公司仍不會大規模參與股票市場投資,因為仍存在較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