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鋒資產的副總經理王小剛,可謂資本市場的“老兵”。早在19歲讀大二時,他就與股票市場結緣。上世紀90年代,他投身于券商自營,成為A股市場最早期的投資經理之一,之后又在2009年加入“奔私”大軍,投身鼎鋒資產,這一干就是8年。
憑借優異的業績,他獲得了上海證券報評選出的金陽光·五年卓越私募基金經理獎。面對獎項,他卻認為自己在投資上并沒有天賦,值得慶幸的是這一路始終選擇了堅守。
經歷了資本市場的潮起潮落,也見證了幾輪牛熊轉換,王小剛十分感慨。他說,做投資千萬不要把自己逼在“懸崖”邊上跳舞。即使止損10次后,每次都反彈了,到第11次時還是會堅決止損,不要有僥幸心理。對于后市,王小剛依舊看好那些具備估值空間和業績支撐的個股。

選股為王的時代
近期A股市場經歷了一波幅度不小的調整。采訪的當日,王小剛卻表現出輕松、從容的心態。
事實上,今年個股分化十分劇烈,可謂“冰火兩重天”。在王小剛看來,時代不同了,投資者的“審美”也發生了變化。
“比如2014年和2015年,是小股票的牛市,那時候流行炒題材、炒故事,而如今又回到炒業績的時代了。”他認為,在這種市場中,才會體現出專業投資者的價值,通過精選個股來獲取超額收益。
談及對未來市場的預判,王小剛認為,如果市場風險偏好不發生較大的變化,兩年之內投資的風向都應該是偏重業績,而不是偏重“講故事”。在其看來,中小創整體還會繼續“殺估值”,最終一定會出現一批市值僅有十多億元的公司。
談及看好的投資方向,他表示,今年配置個股中的多數股票,在今年年初其PE都跌到了20多倍。他預判,這些股票今年應該大概率能獲得30%以上的漲幅。同時他也看好低估值中的大藍籌,這些個股的市盈率大約在10倍左右,但其成長性在20%—30%左右,且最好是細分行業的龍頭。
就行業而言,他看好醫藥流通、小間距電視、新能源汽車的上游板塊,以及新興消費和智能汽車等領域。
如履薄冰
穩中求進
談及自己的投資風格,王小剛用了“穩中求進”四個字作為總結。而這或許與他早期的從業經歷有關,在經歷了市場的教育后,他深刻意識到,做投資千萬不要把自己逼在“懸崖”邊上跳舞,也更加明白“復利”這個“世界第八大奇跡”對于投資的意義。
作為基金經理,他曾在2001年因東方電子投資失敗徹夜未眠。他坦言,當時壓力大到已經失去了自信。不過從此以后,他十分重視對回撤的控制。
據王小剛介紹,鼎鋒資產對于控制回撤有一套系統性的方法。而公司的風控制度也非常嚴格,在凈值回撤達到15%以上時,基金經理要被罰款;出現20%以上回撤時,除了無條件降低倉位之外,基金經理的罰款還要加倍。如果基金經理不主動調倉,風控總監會授權交易部強制執行。
王小剛說,他管理產品首先考慮的就是凈值的持續上漲,其次才是方法和原則。而凈值的持續上漲,則是要看市場是否存在機會,再配合大波段擇時的操作。
事實上,從過往市場幾輪大幅波動來看,王小剛的擇時成功率很高。但他坦言,其擇時并不追求更高的贏利,而是控制波動失控的風險。比如,此輪市場下跌之前,他認為市場到了相對高位,就大幅進行了減倉。
王小剛認為,就短期而言,控制回撤難免會犧牲收益率,但長期而言,控制回撤則會取得復利的效應。而隨著時間的積累,投資體系的不斷健全,管理基金的凈值穩定度提升之后,做投資的心態會更好,也會更加自信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