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盡管還是3月上旬,但季末流動性的壓力已經顯現。統計顯示,春節假期后部分固收類產品的收益率仍處于上行狀態。市場人士認為,節前流動性緊張的階段已平穩度過,目前需關注3月中下旬的流動性壓力。預計在央行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的前提下,市場流動性有望保持緊平衡狀態。
固收產品節后收益率保持高位“想不到過完春節仍能買到高收益理財產品。”王女士在3月初購買了一款某城商行發行的理財產品,3個月期限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達到了5.51%,讓她喜出望外。
春節假期后,固定收益類產品收益率呈現易漲難跌的態勢。普益標準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2月24日至3月2日這一周,共有298家銀行發行了1939款銀行理財產品,減少了199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4.89%,較前一期增加0.01個百分點。
來自用益信托的數據顯示,2月26日至3月4日這一周成立的信托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39%,與前一周持平。
至于在公募基金中占比較大的貨幣基金,資訊的統計顯示,截至3月8日,全市場671只貨幣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4.05%,其中近七成的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
資金面緊平衡態勢難改
對于目前部分固定收益類產品收益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業內人士坦言,主要是因為3月份是一季度的最后一個月,季末考核壓力導致市場流動性趨緊,使得產品收益率仍然高企。
“就集合信托領域而言,目前隨著監管趨嚴,銀行理財資金很難配置信托產品,因此信托公司資金來源比較緊張,從而推動信托公司通過提升產品收益率的方式去募集資金。”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表示。
招商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3月份流動性的壓力主要來自MPA季末考核、重要金融監管政策落地、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下文簡稱“CRA”)逐步到期及利率債發行量回升等因素。而緩和季末流動性的因素則包括財政性存款季節性投放、居民和企業手中的資金大幅回流銀行體系等。
展望3 月,天風證券認為,由于CRA 陸續到期,資金面在總量上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邊際收緊,但并不至于構成太大壓力,真正的壓力測試點還是季末考核因素。
整體而言,市場人士認為,在央行貨幣政策維持穩健中性的基礎上,此前的“削峰填谷”操作有望保持穩定,資金面緊平衡態勢將延續。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