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今年港股基金平均收益率為負,但多數基金經理認為港股作為全球估值洼地,依然具有長期配置價值
過去一年,港股風生水起,漲幅超過35%,惹得多家公募基金積極申報港股基金。證監會基金募集申請公示表顯示,截至2月14日,還有62只帶有“港股”字樣的基金等候審批。
今年年初的短期調整卻讓投資者心生忐忑,此時,市場上有超過六成的“港股”公募基金年內收益為負。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5日,市場上共有180只“港股”字樣的公募基金,其中僅有不到70只取得正收益。
今年以來,華南已有廣發基金、易方達基金新發行了兩只“港股”基金。對于港股后市,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負責人李耀柱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企業盈利的持續改善和資產回報率的見底回升支撐權益資產復蘇行情,2018年將是權益投資年,加上估值仍處于較低位置,港股仍是全球范圍內較為優質的權益資產之一。”
今年整體回報率為負的隱情
隨著春節后港股的調整,恒生指數已經將今年的漲幅悉數奉還,受其影響,港股基金日子慘淡。根據Wind數據,截至3月5日,市場上港股公募基金平均回報率僅為-0.96%,與去年全年平均4.8%的漲幅不可同日而語。
具體來看,去年7月成立的景順長城滬港深領先科技表現最好,截至3月5日,其年內收益率達到5.8%。
該基金最新定期報告顯示,其規模為2.48億元,較上期減少70%。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為騰訊控股、石藥集團、廣汽集團、新華保險、和記電訊香港、金風科技、中國聯通、歐菲科技、通威股份、中國國航,合計占資金總資產的比例近44%,整體持股集中度較高。從持有個股情況來看,產品圍繞大藍籌布局,而且涉及多個行業與板塊,平衡的配置策略讓這只規模不大的基金始終保持較好的增長態勢。
不過,表現較差的產品則相對較多,寶盈國家安全戰略滬港深、東吳雙三角C、寶盈醫療健康滬港深、中融滬港深大消費C等幾只基金今年以來回報率虧損超過7%。
華南新發兩只港股基金
今年以來,共有3只港股基金亮相發行,分別是廣發滬港深行業龍頭混合型基金、中海滬港深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和易方達港股通紅利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其中,華南就占據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