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財經理財:提高財商,做理智的投資!怎樣提高財商。提高財商,做理智的投資,除了拿工資,我們還可以有多種收入來源。股票、基金、債券……都比定期存款收益大,只要做好功課,都可以玩得轉。
財商(理財智商)是由四個方面的專業知識構成的:
1、會計
即財務知識。財務知識能幫我們讀懂財務報表,還能辨別一項生意的優勢和劣勢。當年的“績優股神話”藍田股份,便是被財務研究員發現財務造假而大廈傾頹。
藍田股份 2000 年主營收入是為18 億元, 2001 年上半年是 8 億元,也就是說每個月收入是 1.5 億元,藍田股份增殖稅率是 13%-17% ,營業稅率是 5% ,可是它一個月只要提 4 萬元的營業稅和 28 萬元的增殖稅,這樣的納稅額比一家年收入 5000 萬元的企業還少,而藍田是 18 億元,其中是稅交的太少還是壓根沒有這么多收入?
只要掌握一定的財務知識,我們也能識別這種造假,從而在投資中規避風險。
2、投資
投資涉及策略和方案。根據我們的可投資收入、預期收益、風險厭惡性等來選擇不同的策略。為什么提到可投資收入呢?因為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收入全部用來投資,除去房租水電,買完油米泡面,還要留下一部分留作急用。此處我比較喜歡“4321定律”:40%的收入用于買房或股票、基金方面的投資;30%用于家庭生活開支;20%用于銀行存款,以備不時之需;10%用于保險。
聽過一個故事,一富豪到華爾街銀行借了5000元貸款,借期為兩周,銀行貸款須有抵押,富豪用停在門口的勞斯萊斯做抵押。銀行職員將他的勞斯萊斯停在地下車庫里,然后借給富豪5000元。兩周后富豪來還錢,利息共15元,銀行職員發現富豪帳上有幾百萬,問為啥還要借錢.富豪說:15元兩周的停車場,在華爾街是永遠找不到的。
3、了解市場
即了解市場供給與需求。比如平安夜的蘋果20塊錢1個也有很多人趨之若鶩,過了平安夜則又回到2塊錢一斤,說白了,需求使然。此原則不僅適用于投資,在設計、銷售等很多領域均有應用。掌握了消費者想要小體型計算機的需求,于是有了便攜式電腦;掌握了經信銀行的高技術低價需求,周銳得以打敗惠康簽下訂單。同理,掌握市場供給與需求,了解投資風向,我們也能玩轉。
曾經有人問我房價會不會跌,我的看法就是,不會。未來可能增長勢頭沒之前那么猛,但還是保持著一定的加速度增長。學過物理都知道,加速度大于0的直線運動,速度則一直增長。換個角度,房價如果一跌,那所有準備買房的人肯定都會停止購買,保持觀望,他們會希冀房價進一步跌。那房地產商豈不是都要去喝西北風了?
4、法律
利用一個具有會計、投資和市場運營的企業會使我們的財富實現爆炸式增長,與此同時,若再了解減稅優惠和公司法則會比雇員和小業主更快致富。
不是讓大家去鉆法律空子,但有的時候卻可以打“擦邊球”。具體哪些擦邊球,還需要大家自己慢慢開發……
以上就是關于財經理財:提高財商,做理智的投資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理財知識及行情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理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