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周期已經開啟的判斷下,一些公私募基金經理對周期股投資的定義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他們提醒,勿將周期股的長期利好當作短期熱點炒作。
“市場處在溫和復蘇的過程中。”融通基金投資部負責人鄒曦稱,中國經濟已進入結構性溫和復蘇階段,新周期已經開啟,周期股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呈現出類似成長股的某些特點。周期股行情的持續時間將更長。
鄒曦解釋稱,周期股的核心投資邏輯在于需求端,需求持續向好,則盈利改善的穩定性強,行情的持續性好;而供給端變化驅動的行情多是脈沖式的,持續性弱,而且會跌回起點。與以往不同的是,新周期是由需求拉動的,這是其持續性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而判斷行情的到來,主要看供求關系變化、價格和需求是否向有利方向發展;判斷行情的結束,則主要看供求關系是否逆轉,估值是否到位。
正是基于新周期開啟,產能出現了結構性變化,環保的執行力度逐步加大。這也正是一些基金經理所強調的:“新產能是高效和低污染的,同時需求端開始持續增長”。這一判斷正是基金經理加緊布局環保股、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股的原因。
“我們沒有把鋰、鈷的相關上市公司當作周期股,而是把它們當作科技股或成長股來看待。”私募基金經理吳偉志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解釋,他為何仍然看好高高在上的相關資源品公司。雖然吳偉志所在的私募基金很早就介入了新能源汽車方面的資源品公司,但吳偉志認為,不應該用過去的某些經驗來看待新的投資時代,相關公司在需求持續增長后,將迎來更為高速的成長,這是此類公司不應該被視為周期股的原因。同時,現在A股的周期股也并非完全是短期機會。
大摩華鑫基金一位人士也強調,當前不應該對周期股的持續性太多懷疑。他認為,周期股行情走強是由“環保、新周期和供給側”三大邏輯共同支撐的,其中環保對應著化工,新周期對應著基本金屬。從A股市場的表現看,基金重倉的萬化化學走出了大牛股行情,市值突破了1100億;基金重倉的洛陽鉬業、天齊鋰業也在資金追捧下變身大市值公司。部分偏好成長投資的基金經理認為,“傳統周期股”往千億市值路上不斷挺進甚至突破,本身也顛覆了市場對周期股的認知。
在這種背景下,包括融通、大摩華鑫在內的一些基金人士都認為,應該用發展和長期眼光看待周期股投資。大摩華鑫基金公司在一份報告中強調,切忌將周期股的長期利好當作短期熱點炒作,尤其是在周期股跌不透而未來業績有待釋放的大環境下。同時,目前市場對國內經濟的預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投資者變得更為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