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以上證50為代表的優質藍籌股持續上漲,創業板指數則在震蕩中低點不斷下移,市場對業績的重視程度顯著上升,對估值合理性的要求較過去幾年更顯苛刻。白酒、家電等消費板塊在市場尋求業績確定性的偏好下成為不斷抱團的對象,年初以來實現了穩定上漲,周期股則基于各時間段對經濟預期的不同,呈現出大幅的上下波動。
回顧2016年,市場資金“脫虛入實”的現象已開始出現。周期行業在經歷了多年痛苦的產能出清后,伴隨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的推出,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產品價格開始出現大幅反彈。在去年底美國總統選舉后,“特朗普交易”將這一趨勢帶向高潮,經濟新周期的樂觀預期開始形成,商品板塊整體出現由需求預期主導的大幅上漲。
進入2017年,商品價格在年初延續上漲,在國家地產調控政策推出、貨幣政策邊際趨緊及金融監管加碼后,對需求的樂觀預期開始快速消退,商品價格回調疊加遠期預期惡化,使股票市場周期板塊的跌幅比商品價格本身跌幅更大。5月以來,可以觀察到,經濟的韌性強于預期,二三線城市的地產投資、基建、制造業投資均較預期更樂觀。特別是經歷多年產能的自然出清以及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的堅決執行,商品的供給過剩情況已經出現明顯改善,疊加國家對環保的重視大幅提升,環保限產使原本已趨于緊平衡的供求更為緊張,以螺紋鋼為代表的商品大幅上漲,商品價格的上行也進一步修復了市場對于經濟的悲觀預期,周期股沉寂一個季度后再次爆發。
經濟政策由需求側刺激向供給側改革的轉變,對經濟走勢正產生越來越深刻的影響,宏觀經濟新常態下的經濟周期需要更仔細地觀察和理解,2017年以白酒為代表的消費行業仍將維持高景氣,而周期行業不同時點預期的邊際變化則可能帶來某個階段極具彈性的表現。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