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隨著上市公司業績預告密集公布,A股市場出現股價閃崩的現象頻率增加。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已有17只個股出現閃崩。包括溫氏股份(20.30 +1.05%,診股)、貝因美(11.97 停牌,診股)、網宿科技(10.58 +2.03%,診股)、神霧環保(24.16 停牌,診股)等股票紛紛大幅下跌,而這背后牽連了一眾公募基金產品,重倉持有閃崩股的基金也跟著遭殃。
7月現17只閃崩股
個股“閃崩”指的是從盤面上看,原本走勢十分正常的個股,突然出現跌停,甚至在幾秒鐘內跌停;更要命的是,在后面幾天的走勢中會出現連續跌停,殺傷力非常大。
例如,迪貝電氣(30.80 -0.68%,診股)8月3日開盤即跌停,截至3日收盤,跌停板封單超5萬手。就在8月2日,該股出現異動,8月2日開盤不到3分鐘便封上漲停,但隨后股價一路下跌,上午10時后便封住跌停板,當日以跌停收盤,換手率超39%,當日漲停追進資金一天被套18%。據東方財富(13.21 +1.07%,診股)choice統計,迪貝電器在上周的盤后數據顯示,近三日的賣方前五席中有兩營業部此前多次現身閃崩股的龍虎榜中。
上述股票是8月以來首只出現閃崩的股票,而據Wind數據統計,7月一個月當中,有共計17只股票出現閃崩,包括神霧環保、溫氏股份、貝因美、網宿科技等個股。在閃崩當天的盤后數據中,賣方席位里通常都能看到機構席位的出現。
神霧環保在7月10日出現閃崩,盤后數據顯示,賣出前五席位中,有3家為機構專用,其余2家為營業部席位。其中最大賣出資金凈額為機構專用席位,賣出7400.39萬元,三家機構合計賣出凈額為9838.01萬元。
市場人士認為,閃崩股通常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前期題材股持續下跌過程中,杠桿資金平倉所致;第二類是游資或機構資金出貨所致,在成交量低迷情況下,沒有接盤資金,導致股價快速回落;第三類是大股東減持所致。
中報的不斷披露給機構出逃帶來了契機,有業內人士發現,股票閃崩往往是由于業績不達預期、市場傳言擾動、重組失敗復牌、信托計劃扎堆以及股東質押等隱患,而迫使機構出逃。
近600只基金重倉閃崩股
據Wind數據統計,7月出現閃崩的個股中,共有596只基金在中報披露中重倉持有。其中有的基金或許在閃崩中成功出逃,但也有多只基金被迫“踩雷”。例如貝因美被11家基金重倉,溫氏股份被48家機構重倉,神霧環保被75家機構重倉。
有基金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對于這些閃崩股,一旦出現,短期大都避而不及,也更加考驗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
博時產業新動力基金經理蔡濱表示,從基本面、市場偏好和市場情緒三方面來尋求確定性和可持續性,具體來說,基本面層面主要從行業前景和屬性、公司商業模式、競爭力和行業壁壘等方面入手,同時兼顧估值的合理性;市場偏好層面重要的在于理解市場偏好背后的大邏輯;而市場情緒層面則是結合市場樂觀/悲觀的情緒來探索風險收益的不對稱性,并從中獲利的過程。當多種有利因素產生共振效應時,就能夠提高投資的確定性。
另有基金經理表示,將持續關注以下幾類股票:一是ROE高于同行,利潤具備穩步增長潛力的細分行業龍頭,其估值可能仍有提升空間;二是前期調整充分的中上游龍頭企業,中報業績靚麗,或激發階段性超額收益;三是二季度業績增速邊際改善明顯,動態估值PE在30倍以下,質地優良,股價仍處于相對底部的中小盤股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