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怎么理解?我認為,在復盤中發現趨勢,發現趨勢之后果斷殺入,則為「得趨勢」。在趨勢結束之前堅決不下車,則可「得人民幣」。
如果得不到人民幣,說明這個勢不夠大。
思路應該不難理解,然而,實戰當中,真要用此思路操盤,至少會碰到三個讓人懵逼的問題,什么是趨勢?如何確認趨勢?如何確認趨勢結束?
近期有不少朋友問到我此類問題,凌六不才,今天試著以我的經驗,分享一下這幾個問題的一些心得。
「01」
關于趨勢,有個觀點認為,行情不斷創新高,則為多勢;行情不斷創新低,則為空勢。然而,道理我都懂,我就是不知道怎么用!那感覺,是不是特像透明玻璃瓶里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卻找不到出路。
概念是好概念,他娘的他沒辦法落地啊!
要落地什么是趨勢,首先我得講另外一個概念,趨勢是客觀存在的,而趨勢的判斷方法是主觀選擇的。
趨勢為什么是客觀存在的?這個問題我就不講了,如果你連這個都不懂,別玩交易了,回家種紅薯吧。
如何理解趨勢的判斷方法是主觀選擇的?以下舉幾個例子說明。
有一種均線判斷法認為,均線多頭排列則為多勢,以5日均線和10日均線舉例,所謂均線多頭排列,本質上其實是(5日收市價之和除于5得到的數值連線)大于(10日收市價之和除以10得到的數值連線).
我們改一改均線規則,(6日收市價之和除于6得到的數值連線)與(11日收市價之和除以11得到的數值連線)如果多頭排列則為多勢。
我們再改,將收市價改為開市價,則(5日開市價之和除于5得到的數值連線)與(10日開市價之和除以10得到的數值連線)如果多頭排列則為多勢。
以上幾種趨勢判斷方法都有現實意義,都是數學規則,拋開準確率不提,單純從規則上講,談不上誰更好誰更差。
我們再來看一看著名的海龜交易法則的趨勢判斷方法,行情向上突破20日高點之后到下一次行情向下突破10日低點這一段則為多勢。此方法本質上也是一個數學方法,但是,此方法比均線法明顯更簡單、粗暴、直接。
我們再依樣畫葫蘆,能不能將行情向上突破20日改成21日或者其它數字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喜歡,想改成啥都成,唯一要注意的是準確率。
除了以上規則,還有沒有別的規則呢?有很多,例如KDJ,MACD,BBI等亂七八糟的指標都可以用以制定判斷趨勢的規則。甚至,你可以憑自己的經驗,總結一套屬于自己的判斷方法去量化趨勢。
那么,什么是趨勢行情?不同的規則,趨勢行情的判斷不一樣。如果你用均線法,行情大于均線金叉死叉則是趨勢行情,那怕第二天馬上反向叉;如果你用的是海龜,行情大于20日前高低點則為趨勢行情,那怕第21日行情馬上反轉。
過小的行情,其實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假突破。達不到假突破的行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振蕩。
怎么判斷趨勢?答案顯而易見了,主觀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數學方法或者非數學方法進行判斷。市場里沒有絕對的趨勢,只有判斷趨勢的方法。
所以,那些問我怎么判斷趨勢的同學,別問我了,你應該問你自己,你喜歡怎樣判斷趨勢,你選擇怎么樣的方法判斷趨勢?
然而,有些同學估計又郁悶了,方法我都懂,我也有,但是,無論我選擇什么方法判斷趨勢,都是時靈時不靈,均線明明金叉了,卻跌成狗;價格明明突破20日最高點了,卻馬上崩盤,這問題怎么破?
破你媽,你這那是在找判斷趨勢的方法?你這明顯是想開啟上帝視角,預測大行情。
「02」
知道如何判斷趨勢,那么,如何確定趨勢的起止,就不是個事了。
例如,均線判斷法里面,我們可以選擇黃金交叉點作為空勢向多勢的轉換判斷依據。海龜交易法則里,我們把突破20日高低點作為趨勢起點的依據。
同樣的,趨勢的結束點也可能通過規則來界定,在此就不深入討論了。
每一次趨勢的啟動點,其實就是我們趨勢交易的有效插入點。
然而,因為我們沒辦法提前預知趨勢的大小,每一次插入,都是有風險的,遇到小到不能再小的行情,達到止損條件之后,只能止損虧損出局。
當然,不小心碰上大行情,一直不止損,甚至一直拿到合約到期都沒有出場點,那就是暴利。
很多交易者總是悟不透概率這一關,遇到小行情,總是不愿意去面對行情有大有小這一事實,沒有對應的小行情止損規則,又或者有了止損規則,心里面總是很難接受止損這一必須得面對的事實。總是試圖優化交易規則,試圖避開小行情捕捉大行情。
殊不知,優化規則的過程,本質上,就是在不斷地破壞規則再建立規則的過程,只要過不了止損一關,肯定還會重復著破壞規則再建立規則這個死循環,最后有可能交易十年幾十年都還是個門外漢。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交易難過止損關。止損關,說的不是你能不能止損,而是能不能悟透止損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