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A股市場的“大象”們,還在興奮地“獨舞”,但愿意鼓掌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比如說基金經理們,雖然今年得益于績優藍籌們的結構性行情,賺的盆滿缽滿,但到了年底就紛紛有了落袋為安的心思。這心思一動,對“大象”們還沉浸在自己的舞姿中,就頗有些不滿。
于是乎,上周記者采訪的十幾位基金經理中,就有多達十位基金經理說,“大象”們有點過分了,老自顧自地獨霸著舞臺,讓其他的演員們都沒有上場的機會,這要不得!甚至有基金經理言辭鋒利地表示,其實呢,一些“大象”的估值,都有泡沫的嫌疑了!
那么,問題來了:
就算如這些基金經理們所愿,“大象”們不好意思了,或者說觀眾們起哄把它們轟下臺了,誰有機會登上舞臺表演呢?誰又能成為下一場舞劇的頂梁柱?
這一點,許多基金經理們也想好了,那就是老調重彈——風格轉換。怎么個轉換法?從歷史出發,結合當前實際,那些被市場嚴重低估的成長股們就是風格轉換的首批對象。在基金經理們看來,聰明資金們會在流動性尚好的時候提前撤出績優大藍籌們,轉而布局調整顯然已經很充分,成長性依然不錯的低估成長股們,等這些股票成為龍頭后,就有望激活整個成長股板塊,A股市場明年演化一次新的結構性行情。
有趣的是,雖然最近這段時間,績優大藍籌們仍是市場的扛把子,但據說,一些基金經理們調倉的動作還是干凈利落,全然不顧原有市場風格的不斷加劇。到底他們這一把重押能否成功?或許過了年關就能看明白。
A股歷史上,一個板塊從低估開始被挖掘——至估值合理被認同——再至估值泡沫被熱捧的現象反復重演。而站在目前時點,績優大藍籌們的繼續高歌猛進究竟屬于第二階段,還是已經進入第三階段,基金經理們的認識分歧不斷加深。
仍有基金經理依然看好績優大藍籌們的前景。
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認為:在一系列市場震蕩和監管政策變化的結合下,A股市場已經進入了全新的時代,不能再用舊有的投資思維來看待市場,未來如同海外成熟市場一樣,業績確定性較強的績優大藍籌會享受更高的溢價,其對資金的集聚效應只會越來越強,以此判斷,績優大藍籌短期或會小幅調整,但中長期的牛股格局不會改變。
但在采訪中,中國證券報記者也聽到了更多基金經理對于目前A股“大象獨舞”局面的質疑:在受訪的十幾位基金經理中,有約十位基金經理都表示,績優大藍籌股的估值修復已經結束,部分績優大藍籌的估值其實并不便宜,繼續上攻只能依靠市場心理估值的進一步提升,但在目前績優大藍籌和中小創成長股之間估值差不斷縮小的背景下,這種提升的空間難以估算。
一位藍籌基金的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從歷史來看,以貴州茅臺等為代表的績優大藍籌們走勢已經超預期,單純從估值或者行業前景來預測上漲空間比較難,目前市場上主要是靠資金慣性來推動股價上漲,但這種慣性的出現,也同時意味著行情接近尾聲。該基金經理直言不諱地表示,部分藍籌股已經出現了估值泡沫的現象,其實已經存在見頂調整的風險,在為明年A股的布局中,就需要排除這些“地雷”,以防在此類股票調整時深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