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以往,本次會議報告的國防和軍隊建設部分思路更清晰,目標更明確,認識更深刻、表述更干脆,更有針對性、建設性、可行性。亮點主要有三方面:
1.將國防和軍隊建設規(guī)劃周期前推至本世紀周葉,目光更長遠,思路更宏大。分為近中遠三個階段:1)近期:提高建設質量和效益,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zhàn)略能力有大的提升;2)中期:力爭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3)遠期: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對標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和世界一流軍隊美軍,我國和我軍在武器裝備質量和數量上均還有巨大差距。按照里程碑報告指導精神,我們認為軍工行業(yè)高速成長周期可以從當前市場預期的5~10延長到15~25年,軍工行業(yè)的長期成長確定性有望提振市場情緒。
2、強調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zhàn)斗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全文涉及軍隊建設部分提及“實戰(zhàn)”2次、“戰(zhàn)斗力”2次、“作戰(zhàn)”5次、 “打仗”5次,凸顯了軍隊實戰(zhàn)化建設的力度。在武器裝備使用對象實戰(zhàn)化的背景下,裝備批產規(guī)模將大幅提升,訓練頻率提升、損耗周期縮短,利好裝備承制企業(yè)。建議關注受益裝備批產放量和易損易耗裝備承制商。
3、強度深化國防科技工業(yè)改革,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fā)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zhàn)略體系和能力。我們認為,包括混改、軍工科研院所改制在內的國防科技工業(yè)工業(yè)重點方向及采購與定價機制改革在內的軍隊政策改革力度將加大。
四季度軍工策略:當前軍工行業(yè)自身面臨α+β疊加的非常積極的變化。未來三年,軍工行業(yè)將開啟一輪強勁的基本面成長的機會,為軍工板塊股價表現奠定基石。建議四季度逢低建倉,優(yōu)選內生成長強勁、估值合理的主流標的。
首先,軍隊改革的體制編制調整部分行將結束,十三五后三年補償式采購疊加新一代高新武器裝備密集列裝,給軍工行業(yè)帶來強勁的α成長的機會(詳見《興業(yè)軍工方法論之三:軍工板塊投資框架:從1.0到2.0》、《興業(yè)軍工觀察:軍隊體制編制改革逐步完成,特殊機構用戶采購開始啟動》)。
其次國防工業(yè)體系改革尤其是軍品定價改革推進將給軍工板塊提升β彈性。9月22日軍民融合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要求推進軍品定價議價規(guī)則和采購體制改革。按照2013年總裝《裝備購置目標價格論證、過程成本監(jiān)控和激勵約束定價工作指南》,單一來源采購類總裝及核心配套企業(yè)有望突破成本加成5%利潤上限,理論上最高可以獲得5%成本加成+5%激勵,即10%的利潤空間,從而大幅提升盈利能力(2016凈利潤率中航飛機1.7%、沈飛3.2%、中直股份3.5%、航發(fā)動力4.1%、內蒙一機4.9%)。(詳見《興業(yè)軍工方法論之一:解密“成本加成”,軍品定價機制與改革深度研究》、《興業(yè)軍工方法論之四:科研院所改制,前世今生與何去何從》)
標的推薦:建議關注航空板塊。我們在《軍工投資框架:從1.0到2.0》中提出軍工投資邏輯從資產注入向內生成長切換。目前軍工六大領域中航空、艦船,資產證券化率接近60%,隨著新型號密集定型,航空領域處于加速換擋期,未來三年有望提高到20%整體增速。
軍工板塊當前估值分化嚴重,標的上我們當前重點關注1)有核心軍品業(yè)務的行業(yè)龍頭;2)具有扎實基本面和估值安全邊際的標的。關注:中直股份、中航黑豹、中航機電、中航光電、航天電器。首推中國動力——低估值有安全邊際,空間20%:2017PE33倍,受益軍艦/潛艇/魚雷高速建造及軍轉民業(yè)務,未來3年保持20%以上利潤增速,當前股價位于底部。
風險提示:
市場風險偏好下降;軍工板塊整體估值仍較高。當前板塊整體估值仍在70倍以上,位列全行業(yè)第二。軍工產品需求存在平戰(zhàn)差異巨大的內在矛盾,導致軍工板塊自帶高β屬性;A股軍工板塊發(fā)展歷史不足5年,投資邏輯框架仍在形成期,容易出現短期快速上漲透支長期基本面成長的局面,軍工板塊整體走出單邊持續(xù)上漲行情需要市場總體風險偏好提升的支持。
鋼鐵(任志強):目前對明年鋼企市場的機會繼續(xù)保持樂觀
鋼鐵行業(yè)是供給側改革的重點行業(yè),自去年年初實施以來,主要圍繞“三去一降一補”的原則在有條不紊的進行。2016年主要精力集中在去產能和去庫存,截至目前去產能目標已經基本完成。
今年以來供給側改革重點逐步轉向去杠桿和降成本。中鋼協(xié)今年年初提出鋼企降杠桿目標:“十三五”期間平均資產負債率降低10個點。以A股普鋼上市公司為樣本,根據我們的計算,如果平均資產負債率降低10個點,需要減少負債3000多億。而這些公司今年上半年總業(yè)績?yōu)?25億,假設今年全年業(yè)績等于上半年乘3(700億),則需要5年才可以實現目標,已經超出了“十三五”的期限。再進一步,假設當前噸鋼毛利1000元左右的狀況可以持續(xù),這也就意味著明年全年業(yè)績都可以按照今年Q3去年化(900億),則剛好趕在2020年(十三五末)實現去杠桿的目標。當然,這期間通過其他方式(可交換債、債轉股或者股權融資等)也會加快去杠桿進程。但是不管怎樣,我們認為保證鋼企持續(xù)盈利應該還是主要方式,鋼鐵行業(yè)起碼未來一兩年的利潤情況都不必太悲觀。
在今年的利潤情況下,很多鋼企的估值都在10倍以內;如果當前盈利可以繼續(xù)保持,那么明年鋼企業(yè)績還要顯著好于今年,部分龍頭鋼企的估值甚至都在5倍左右,在整個A股市場都是很低的,具備很強的安全邊際。因此,站在當前時點,我們對明年鋼企市場的投資機會繼續(xù)保持樂觀。(興證宏觀:十九大報告聯(lián)合解讀與標的挖掘(附股))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