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快遞增速不及預期,業務量同比增長25.7%,收入同比增長22.7%
4月當月,我國快遞行業業務量同增長25.7%,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7%。前4個月業務量累計同比增長29.8%,收入同比增長26.1%。其中,同城快遞累計同比增長24.9%,異地快遞同比增長31.6%,國際快遞同比增長26.7%。行業增速不及預期, 通過分析我國快遞業務量前十二大省的細分數據,我們認為落地配的分流或為核心原因。
電商銷售穩定,粵浙傳統電商件并未超預期下滑
2017年1-4月,快遞最重要的上游-電商并未出現下滑,增速非常穩定。同時, 占全國業務量 44%的廣東浙江兩省增速基本符合預期,增量下滑并不明顯(增速因基數上升而均下降至 36%)。印證了傳統電商件異地件并非行業增速不及預期的核心。
一線城市同城件增速下滑凸顯,菜鳥+落地配分流或為主因
京滬合計業務量增量減少2.05億件,是造成全國增量同比減少5.11億件的主要原因。其中,同城快遞業務增速下滑現象十分明顯。2017年1-4個月,北京同城快遞累計業務量同比下滑1.5%,上海僅增長10.5%。 我們認為增速下滑主要原因來自2個方面:1) O2O 在一線城市的普及,減少了原同城快遞所服務的電商需求; 2)更進一步,同城配送服務的電商物流需求被菜鳥+落地配( COD)模式分流。
消費省增速下滑原因推測:電商 B2C 占比提升帶來庫存位置變化
對于河北、河南、湖北、四川和安徽等消費省, 同城快遞增速維持較高水平而異地快遞快速下滑的原因在于 B2C 占比逐漸提升的同時, 全國分倉增加導致倉庫下沉,原本異地快遞逐漸轉變為本地倉出貨(同城快遞) +干線全國調貨, 造成同城快遞的占比提升,而異地快遞占比減少。同樣, B2C貨源增加也導致電商發貨區域向制造、物流大省集中,短期造成消費省內的業務量增速下降。
增速判斷:口徑影響將減輕,預計業務量全年增長 31%
郵政局統計口徑變化可以按照獲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企業為準。伴隨行業平穩增長,口徑擴張影響因素減少。按照歷年1-4月增量占全年增量的比例推測,預計全年快遞業務量增長 31%。
風險提示:
行業競爭加劇,惡性價格戰造成行業整合迅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