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2日,64家中藥上市公司中有18家公布2017年中期業績預告。其中,17家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變動幅度為20.00%至484.33%。業內人士認為,品牌中藥消費品持續向好,中期業績向好;中藥飲片產品亦因其泛消費屬性表現相對強勢,成中藥企業業績增長“亮點”。
中報業績向好
紫鑫藥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最大增幅達484.33%,預計凈利潤為1.1億元至1.2億元。公司表示,2017年中期業績預計增長主要原因系處方藥銷售收入保持穩定增加、OTC 藥品銷售收入增加較大和人參產品大幅度增加。
萊茵生物預計凈利潤最大增幅達200%,預計凈利潤為6756萬元至8170萬元。公司表示,2017年第二季度,植物提取業務將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態勢。同時,BT項目各單位工程也將陸續完成驗收,預計將貢獻較多收益。
數據顯示,在64家中藥上市公司公布的一季報中,有47家中藥上市公司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6家公司的凈利同比潤增幅超50%。
長城證券研報分析認為,2017年以來涉及醫改、醫保等政策紛紛出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降低藥占比、取消藥品加成和“兩票制”等進入實施階段,醫保控費和支付制度改革持續發力,行業分化仍將持續。中藥企業受控費影響小,業績有望保持向好。
中藥飲片業績增長成“亮點”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中藥飲片是中藥產業承上啟下的中間環節,一方面可以由上游的中藥材直接加工而成、作為藥劑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另一方面可作為原料加工成中成藥,進入下游銷售終端。多家上市藥企都加大對中藥飲片市場的布局,中藥飲片板塊成中藥企業業績增長“亮點”。
康美藥業2017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55億元,同比增長21.56%,凈利潤為1.07億元,同比增長7.96%。2016年年報顯示,中藥飲片產品實現收入47.04億元,同比增長26.43%,占康美藥業營業收入的五成以上。康美藥業表示,目前公司的中藥飲片業務在行業中處于龍頭地位,產銷規模排名第一,并且,公司中藥飲片系列產品種類齊全,是最具競爭力的業務板塊之一。
興業證券分析師徐佳熹認為,中藥飲片行業一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細分領域潛力巨大。2009年中藥飲片被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進一步推動了中藥飲片行業發展,工業總產值從2004年的96.43億元增至2013年的1319.7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3.74%,增長速度明顯高于醫藥工業整體增速。中藥飲片在醫藥行業中的占比呈現逐年遞增趨勢,成為發展最為快速的醫藥子行業。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635.86億元,同比增長9.92%,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0.90個百分點。其中,中藥飲片子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956.36億元,同比增加12.66%,在醫藥工業細分行業中僅次于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
在未來發展上,康美藥業表示,隨著新增資本的進入、中成藥和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向產業上游進行擴張和延伸,將增大公司中藥材貿易業務的市場競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