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上,板塊輪動積極,大中小市值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的活躍,資金參與熱情較之前有所提升。筆者認為,當前宏觀經濟較為穩定的走勢給A股運行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氛圍,在場內板塊有序輪動的情況下,指數仍有望沖擊3300點大關,而創業板指數也有動力重回60日均線上方運行。
上周盤面呈現幾個明顯特征:首先,金融股延續強者恒強表現,銀行、保險、券商等板塊盤中不時活躍,對指數形成明顯的貢獻,尤其券商股作為重要的市場風向標板塊,其階段性走強更是有力提振了場內做多情緒;其次,有色金屬、煤炭等強周期的資源類板塊舉起領漲旗幟,江西銅業、中國鋁業等龍頭品種更是持續得到主力資金的青睞,也使得盤面熱點維持擴散的態勢;第三,中小創品種當中的各類題材概念也有較強表現,不管是行業產品漲價,還是走勢上的技術性超跌反彈要求,都給資金做多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也使得盤面始終保持了較為豐富的熱點,板塊效應也自然得以顯著體現。
整體而言,雖然當前A股仍是存量資金反復博弈,但熱點在白馬股、強周期、中小創等板塊當中的來回切換依然使得盤面上呈現出積極的板塊輪動格局,而這種有序的輪動無形中構成了充沛的市場內在推動力量,場內賺錢效應的不斷增強也將有助于提升場外資金的參與熱情。
宏觀經濟和宏觀政策的穩定也給A股的走強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一方面,新近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先行指標PMI數據仍在50%以上運行,同時供需結構進一步得到改善,尤其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連續3個月上升,企業對未來發展的預期不斷轉向樂觀,生產經營活動有望持續加快,一定程度上也暗示經濟階段性復蘇的節奏得以保持。另一方面,貨幣政策維持不松不緊的狀態,央行延續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來對流動性實行精準性調控,也保證了供需狀態的穩定,對A股而言,并不存在明顯的資金面壓力。
整體上看,A股中短期仍將維持強勢特征,不必對短期的調整過于擔憂。操作策略上,不妨保持六至七成的倉位配置,積極調整持倉結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