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高位震蕩,周期龍頭、消費白馬、金融品種輪番表現,是支撐行情的“三駕馬車”,但上周五軍工板塊脫穎而出,單日放量大漲近6%,漲幅力壓鋼鐵板塊(上周累計上漲10.29%,居行業第一)4.96個百分點,成為結構性行情中的“小確幸”。對此,市場人士并不感到意外,認為在武器裝備升級、軍工改革以及消息面利好催化下,軍工行業有望加速“成長”,彰顯出強勁的投資布局價值。
軍工演繹“成長的故事”
上周五,申萬國防軍工指數大漲5.74%,44只正常交易的成分股悉數上漲,其中漲停股票數量就達到9只,占比當天A股漲停股數量(含新股,共34只)的26.47%。而當天行業排位第二的鋼鐵板塊漲幅僅為0.78%。
股價上漲的同時,成分股幾乎無一例外地迎來成交放量,航天發展、中航高科、中航黑豹等漲停股成交額環比增幅更在300%左右。A股存量博弈格局下,資金敢于敞開錢袋子“團購”軍工股,無疑是對軍工板塊未來投資前景的巨大看好。
廣發證券分析師認為,軍工是一個穩定增長的行業,中國的軍工行業伴隨著經濟騰飛和國力增強而快速增長。中短期內,由軍改帶來的對軍工企業的影響將逐步消除,裝備采購也會按新的編制體制運行。隨著軍改逐步完成以及“十三五”進入第二年,軍工將重回景氣增長周期。
7月7日,國防科工局在北京組織召開軍工科研院所轉制工作推進會,會上解讀了《關于軍工科研院所轉制為企業的實施意見》,宣布啟動首批41家軍工科研院所轉制工作。民生證券認為,院所改制轉企后,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率將大幅提升。
目前,資金方面,軍民融合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國家設立國協、國同、國創、國新4只產業引導基金,規模達4300億元;航天科技等央企成立國華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規模為1000億元;四川、貴州則成立了規模100億元以上的軍民融合基金。頂層設計方面,中央軍委軍民融合局、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軍民融合頂層布局基本完成,軍民融合正步入快速執行階段。
需求側方面,為實現強軍目標,我軍戰斗力亟待提升,新型號裝備加速列裝,已列裝型號開始爬坡上量,老舊裝備將迎來換裝高峰。天風證券認為,下半年軍工行業大概率迎來改革與業績雙拐點。
左側布局時點到來
太平洋證券認為,一方面隨著科研院所改制進展的順利進行,板塊波段性投資機會明顯;另一方面,軍改進程也已經告一段落,延遲訂單有望在年末加速釋放,板塊業績層面將得到有力提振。該機構分析師強調,軍工股由于其稀缺性和資產注入預期,歷來享受高溢價,目前板塊整體估值水平接近5年估值中樞,距離10年估值中樞的調整空間亦不大。長期看,下半年已經是布局軍工的良好左側入場點。
天風證券看好軍轉民布局機會,認為其在航天、航空、船舶、核能、電子信息等領域均有巨大開發潛力。未來通過軍工高科技產業轉民用加速推動優質技術產業化,軍轉民將開拓更廣闊的應用空間與更加自由的市場溢價,有助于軍工集團內部消化產能。此外,陸續的混改試點利好和方案落地將成為推動板塊的主旋律。在基本面支撐下,建議關注第一批五大軍工集團的混改方案落地標的,以及新設試點單位的催化邏輯。在標的選擇上,優先關注配置基本面良好,混改、科研院所改制雙主題疊加標的。
根據智研咨詢數據,2014年我國國防裝備領域投入約為2586億元,其中國防信息化開支約750億元;2015年國防裝備總支出約為2927億元,其中國防信息化開支約878億元,同比增長17%,占比為30%。據預測,2025年我國國防信息化開支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1.6%,未來10年國防信息化總規模有望達到1.66萬億元。
長城證券則表示,軍工股近期建倉時機或隨時出現。過去一周軍工股跑贏大盤,但在市場風險偏好無明顯回升的背景下,篩選軍工股最主要的指標仍然是業績和估值,建議配置短期低估值白馬組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